第256章 良莠不齊(3)(2 / 2)

落難情緣 洪門十一少 7512 字 4個月前

六祖說:“人非賢聖,孰能無過?好吧,你就留下吧。”法達仍磕頭不止:“謝謝大師,謝謝師父……”

嬰行拍拍他的後腦勺,說:“起來吧,師弟。你難道是由磕頭蟲變的嗎?”

法海說:“嬰行,你又胡說什麼?”

嬰行一臉委屈:“我沒怎麼胡說呢,我比他入門早,自然是師兄啦!你們仗著師父偏心眼,一個個入門都比我晚,卻反過來都成了我的師兄。這個法達,我可不會再禮讓啦,一定讓他給我當師弟。”

他轉向法達:“對不對呀,師弟?”

法達笑著說:“你一口一個師弟叫了半天,這師弟我不當行嗎?”眾人哈哈大笑。

後來,正如六祖所教誨的那樣,法達頓悟一乘妙旨之後,還象先前一樣,繼續誦經不止,追隨六祖,成為六祖六祖大師之法嗣。

……

再說在荊州當陽山閉關苦修了15年而大徹大悟的神秀,早已不打算弘法。他離群索居,在玉泉寺東邊七裡遠的山上搭了一間茅草房,棲鬆蔭,飲清風,悠然自得。若不是這天突然有兩個禪僧到來,他會一直默默無聞地隱逸下去,直到終老山林。

這天午後,兩個禪僧快步奔到林中茅屋前,急速拍門,嘴裡喊叫道:“師伯,師伯。”

門“吱”地一聲開了,開門出來的神秀見兩個僧人很眼生,便問:“兩位是……”

兩個禪僧齊聲說:“我們是法如大師的弟子,參見師伯。”

兩個禪僧跪地磕頭。

神秀一邊還禮,一邊說:“噢,你們是法如的門人。法如師弟現在可好?”

兩個和尚再次撲通跪地:“師父他老人家魂歸西天了!”

神秀一怔,兩行清淚緩緩流下。

誌誠從屋裡出來,將遠道而來的兩位禪僧讓進室內。

神秀和兩個師侄分賓主坐下,誌誠倒茶。

年長的禪僧說道:“師父圓寂前囑咐我們兩人,一定要找到您,請您出山,照顧他的門生,領導江北禪學。”

神秀道:“六祖師弟正在韶州寶林寺弘法,你們怎麼不去找他?”

另一個禪僧道:“他?他一個樵夫,在東禪寺隻不過是個打雜的,有什麼本事?”

神秀正色道:“六祖師弟慧根天成,放眼天下,誰能堪比?遺憾的是,南北兩地路途遙遠,我又年歲已高,不能前去向他請教。你們這些年輕弟子,何不快快前去恭聽教導!”

年長的和尚道:“師伯隱居多年,有所不知,過去,在隱影等僧眾的四處遊說下,江北禪林,對六祖……師……師叔,成見很深。如請他回來領導僧眾,恐怕是油鍋中放鹽——非炸窩不可。”

另一個禪僧跪到神秀麵前央求:“師伯,除您之外,沒有一個人適合領導江北禪林。您就看在我們的師父份上,出山關照弟子們吧。”

神秀搖搖頭:“我在多年前就已經發誓,不留徒,不傳法,不著書立說,省得誤導他人,所以……”

年長的禪僧也跪了下來,哭訴道:“自從師父入滅之後,我們無人管束,危機四伏。師伯,您就可憐可憐弟子們吧,師伯!”

兩個禪僧淚如雨下,不停地叩頭。

誌誠感動得淚流滿麵,也跪了下來:“師父,您老人家慈悲為懷,答應師兄們吧!”

神秀熱淚盈眶,無奈地點了點頭。

那兩個從中嶽嵩山來的禪僧,將神秀大師從隱居狀態中請出當陽山。

本來,神秀早已不打算弘法。五祖弘忍大師圓寂後,他的東山法統,由另一位大弟子——法如繼承了下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中原豎立起東山法門大旗僅僅三年,年僅52歲的法如溘然而逝。

他的英年早逝,不僅使得傳統的法脈難以為繼,而且他遺留在中嶽嵩山的眾多弟子頓時成了嗷嗷待哺的孤兒。

為了延續東山法門,也為了弟子們有一個好的歸宿,法如臨終遺囑:當往荊州玉泉神秀禪師下谘稟。

於是,數百名禪僧不遠萬裡前來投靠,神秀不得不開門接納他們,傳禪授法。

由於他年高德昭,功深悟透,舉重若輕,深奧艱澀的禪,到了他的口中,就像常見的花草一樣簡單明了。

宋之問在《迎秀禪師表》中寫道:……形彩日茂,弘益愈深。兩京學徒,群方信眾,不遠千裡,同赴五門……九江之道俗戀之如父母,三河之士女仰之猶山嶽。

可想神秀大師當時的聲望有多麼高遠。

不多久,他所住持的玉泉寺便成了全國的禪學中心。比起地處偏僻的嶺南曹溪六祖,他的聲望可說如日中天。

有一天,玉泉寺來了八九個雲遊僧,領頭的居然是影隱!

這個影隱(閻發奎),或許,他真有幾條命!當時,新州知縣張中昌在盧母喪禮上獲悉當年秋後處斬的閻發奎仍逍遙法外,立即將其緝拿歸案,驗明正身處斬。誰知,執行處決閻發奎的又是當年處斬他的人,閻發奎自然又逃過了一劫。這也說明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魔力。

影隱他們這幾個當年因放火燒山而被人們所唾棄的僧人,在潛隱多年之後,再次出現了。神秀大師對他們避而不見,並且嚴令客堂,不準他們掛單。

影隱帶領著他的弟兄們一起跪倒在神秀大師的方丈門外,苦苦哀求道:“大師,我們知錯啦!當年,我們因一念之差,做出了有違道義的事情。可是,我們已經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但東山寺不允許我們回去,而且其他寺院也都不歡迎我們。天下之大,竟然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這些年來,我們就像喪家之犬,浪跡天涯,吃儘了苦頭……幸好,六祖並沒有葬身火海,他現在不是出山了嗎?所以,我們並沒有傷害到他,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們已經放下屠刀了啊,我們已經回頭了啊!再說,神秀大師,當初我們也是一片赤誠,一心為您打報不平,所以才……”

他們痛哭流涕的訴說,終於打動了神秀大師的慈悲心腸,允許他們留在山上,改過自新。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