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各國的反應(1 / 2)

在特爾諾沃戰役後,保加利亞軍隊利用第一軍拚命抵抗的三天,直接退到諾維奇。打算稍微休整一下繼續向後退到亞布拉尼察,這裡是通往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的必經之路。

就在保加利亞做著準備的時候,特爾諾沃戰役羅馬尼亞軍隊大獲全勝的消息也傳遍了世界。其實在保加利亞軍隊撤退的時候外界已經知道了消息,隻是保加利亞損失多大一直沒有被通報。其實這也是埃德爾王儲有意所為,就是為了讓塞希兩國軍隊有所顧忌,能讓羅馬尼亞占領更多地區,從而獲得更大好處。這也是對塞希兩國軍隊“幫助”羅馬尼亞軍隊的最好回報。

一直到不能再隱瞞後,羅馬尼亞才公開了這次戰役的成果,同時還讓各國觀察團參觀戰俘營。塞希兩國當然在心裡對羅馬尼亞有所不滿,不過鑒於其強悍的戰鬥力,讓他們隻能將不滿自己咽下,誰讓他們自己之前暗地裡下黑手呢,現在隻能寄望於擊破保加利亞的陣地來給自己加分,在戰後的利益爭奪上處於有利位置。

各國觀察團都將羅馬尼亞的表現報告給國內,必經這是羅馬尼亞整軍後的第一戰,之前隻是表麵了解,現在戰場上的表現才是最關鍵的。在觀察完這次戰鬥後,他們都在心裡提高了羅馬尼亞軍隊的評價。

其中德國觀察團長漢斯·馮·塞克特上校,在給總參謀部的報告中寫到。羅馬尼亞軍隊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得相當出色,他們在營連一級的指揮已經不遜色於帝國軍隊,不過在團以上還和帝國軍隊有一點小小的差距,主要是配合的問題有一些差距,而且在步炮協同上和帝國軍隊比還是要差不少。不過相信他們在這樣訓練幾年將和帝國軍隊沒有分彆,現在羅馬尼亞的第三師和兩個禁衛師都已經達到我們的水平。

在這份報告中塞克特上校將羅馬尼亞軍隊和德國做比較,將羅馬尼亞軍隊放的位置很高。和他有相同意見的還有,俄國觀察團團長耶羅夫斯基上校、奧匈觀察團代表馮克斯曼將軍。其中耶羅夫斯基上校認為羅馬尼亞現在的軍隊和俄國差彆不大,其中最精銳三個師可以和近衛軍相提並論。奧匈代表馮克斯曼將軍認為,羅馬尼亞軍隊可以和奧匈的德意誌人組成的軍隊一較高下。剩下的英、法、意代表也認為羅馬尼亞軍隊已經脫離了歐洲二流軍隊,完全可以和列強各國軍隊所抗衡。

在各國將羅馬尼亞軍隊的表現發回國內之後,以德、奧、俄三國對此最為重視。因為羅馬尼亞不管投靠哪邊,都可以增強對方幾十萬大軍。還將增加增加對方九百萬人口,要知道現在除了俄國,其他國家都才三四千萬人口。而且羅馬尼亞產糧和石油,其中糧食是一國之根本,在一戰後期各國接連發生因為缺衣少食引起的政變,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糧食那麼重要。麵對歐洲第二大產糧國各方的拉攏也就不在話下。

德國在收到塞克特上校的電報後,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赫爾維格、總參謀長小毛奇上將一起商議現在的巴爾乾局勢。

“小毛奇將軍,對現在的巴爾乾戰爭你怎麼看?”

威廉二世現在比較關心巴爾乾局勢,一方麵是這牽扯到德國在這裡有不錯利益的羅馬尼亞和奧斯曼,再加上逐漸靠向自己的保加利亞。他已經得到消息奧斯曼準備向保加利亞宣戰,這得益於奧斯曼陸軍中龐大的德國顧問團,所以奧斯曼軍隊的動向他一清二楚。

另一方麵因為自己最重要的盟友奧匈在當地有巨大的利益,這和俄國有非常大衝突的可能,德國必須密切關注當地的動向。

“陛下,我認為現在保加利亞已經沒有獲勝的可能。在特爾諾沃戰役後保加利亞軍隊隻剩下33萬人,其中精銳部隊都在這場戰役中損失慘重。而現在他們需要麵對的是巴爾乾五國的百萬大軍,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現在他們需要求和才能減少自己的損失。”

小毛奇將軍從軍事上說出保加利亞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威廉二世聽到後點頭認可小毛奇將軍的話。現在兵力是1比3,誰都能看出來保加利亞已經失敗,現在關鍵在於該不該出手製止這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中德國處於尷尬的地位,一麵是向自己靠攏的保加利亞,一麵是自己傳統的友好國家(羅馬尼亞和奧斯曼),真是讓他們為難。

麵對新舊友好國家打的不可開交這個難題,威廉二世問道首相赫爾維格。“赫爾維格閣下,你認為我們該對此怎麼表態。”

赫爾維格首相在對德皇這個問題思索一番後講到。“陛下,我認為最好是讓奧匈先表態,我們站在他們身後,畢竟我們這個位置不能隨便發表支持誰的言論,讓他們自己先商議一陣再說,我們先等等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