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1 / 2)

“想想吧,諸位。德國戰敗被削弱,奧匈被拆分,俄國也被紅色惡魔占據。法國將在戰爭結束後發現,自己有著從拿破侖以來最好的時代。”

諸位大臣聽著丘吉爾的慷慨陳詞,對於為什麼沒有講到意大利,大家都沒有感到奇怪。意大利作為列強連非洲小國都能輸,簡直就是恥辱,本以為會知恥後勇,但是從其在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就能看出來。麵對奧匈少量的地方部隊,意大利還能敗退,在這場戰爭也是沒誰了。

“但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選羅馬尼亞呢?”

看到一個內閣成員詢問其自己,丘吉爾很自然的說到。“這是我從位置,經濟政治等因素綜合考慮的。”

丘吉爾的話讓大家都看著他。看到諸位內閣成員有興趣,他決定解釋一下。

“地理位置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講了,政治軍事我給你們的文件已經有足夠的說明,。現在我說說自己最為看重的一點。”

丘吉爾說出自己最看重的一點。“那就是羅馬尼亞的國王,埃德爾一世。在這裡我需要講到,這位年輕的國王在羅馬尼亞威望和權利非常高。”

“能有多高?”

一名對羅馬尼亞不太了解的內閣大臣詢問起來,在看他看來維多利亞女王的權利和威望就已經算很高了。對於大英帝國而言如日中天的維多利亞時期,是最為值得懷念的時代。大英帝國在這個時期,壓得各個列強服服帖帖。

正如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1865年的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

這可以想象到是何等的壯觀,全世界都在為英國服務。不過可惜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來之際,大英帝國讓兩個後發國家搶了先機,在經濟上美、德兩國已經超越了帝國。經濟基礎反映在軍事上,兩國對於大英帝國至關重要海權的偷窺,德皇的公海艦隊,美國也在不聲不響之際建造了大白艦隊。

而麵對兩位後起之秀的舉動,大英帝國不動聲色的采用了高超的政治手腕,打壓一個拉攏一個。對於隔著大西洋的美國,帝國憑借讓出小部分利益將那些貪婪的華爾街資本家拉上了船,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極力鼓動美國加入了協約國。

而對於離自己近,位於中歐的德國當然就隻能壓製。帝國拉攏兩個陸地強國,讓德國在海上隻能保留部分精力。大英帝國得以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海軍中,以保證在海上對德國取的絕對的壓倒性力量,以保護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現在看來過程有點曲折,但是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發展軌道前行。

“根據我的調查和駐羅馬尼亞大使的彙報,羅馬尼亞君主埃德爾一世有點像東方君主。”

丘吉爾說完後不自覺的補了一句。“有點像是遠東君主的那種權力。”

麵對丘吉爾的多補一句,在場的內閣大臣們都微笑起來,難得看到丘吉爾有這種神情,不過他們都知道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