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1 / 2)

在埃德爾和普列山商議怎麼繼續對付小舅子的時候,在維也納的王宮內,作為奧匈皇帝的卡爾一世也有著自己的煩惱。而他的苦惱就是來自對意大利作戰的失敗。

在這次由他策劃的戰爭中,奧匈軍隊也是損失不小,傷亡失蹤的人數達到了十多萬人。這讓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大幅下降,尤其是支持他的軍官。說來好笑,卡爾一世在軍隊中主要支持的來源是各族的軍隊。反而一直以來作為軍隊主體的德意誌人和匈牙利人,反而支持率不算高。

這其中也有些迫不得已的原因,其中卡爾被立為皇儲時間太短占據主要作用。從斐迪南大公遇刺到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逝世,才短短兩年時間,這不足以讓卡爾從一個普通王子成長為一個國家的掌舵人。

而且還是奧匈這條四處漏水的破船。

事實上這個由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所創立,風格獨一無二的二元製帝國,天生就存在巨大缺陷。

具有統治地位的德匈兩族,達不到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半。而且就是兩個統治民族之間,也是有著巨大差距。這讓奧匈在遇到重大問題上經常陷入內部爭吵,非常不利於其發展(奧匈法案需要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議會的批準,要是不一致又是一番爭吵或者妥協)。

而且其軍隊結構也有問題,除了帝國國防軍之外,還有王國防衛軍。這種結構讓奧匈帝國在麵對小規模戰爭時沒有問題,但是在一戰這種世界大戰的時候卻是有巨大缺陷。

其征召各族士兵光是因為語言不同傳達命令就會讓人頭疼不已。而奧匈的處理方法也是簡單粗暴,既然語言不通,那麼你們單獨成軍好了。就這樣各族士兵組成的單獨部隊就孕育而生了,這也給奧匈帝國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眾所周知地區獨立都是需要有自己的武裝,而奧匈這種做法就是給不同民族的各地區帶來了希望。當然如果這場戰爭同盟國獲勝,奧匈還可以慢慢壓製住這種趨勢。不過可惜德奧兩國最後的殊死一搏都已經失敗,這就讓不少人看到分裂組建自己國家當家做主的機會。

麵對各地湧動的暗潮,這讓卡爾有些不知所措。都是因為卡爾登上皇位太過於倉促,讓他沒能培養到足夠的勢力,而老牌的軍方勢力對他又不夠尊重,所以不得不倚重於各族的軍隊。

這都是能力不足的表現,從卡爾將康拉德上將解除了總參謀長職務後,他與軍隊中奧地利和匈牙利軍官的關係就不算太融洽。

隻是事情已經做了也沒辦法回頭了。而另一個表現出他能力不足事件,就是他通過內弟帕爾馬王子西克斯圖斯與法國進行和平談判,但由於他不肯把哈布斯堡家族任何一塊領地割讓給意大利,幕後活動完全失敗。而另一方麵由於他支持法國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要求,又得罪了自己盟友德國。

這都是能力差距的體現。麵對戰敗的可能,想要秘密談判退出戰爭,但是又不想有損失,這怎麼可能。而且自己言行不縝密,讓國內和盟友對自己大為不滿,進而損害了自己的威望。從以上種種都能看出來,卡爾作為一個帝國的掌舵人完全就是不合格的表現。

現在局勢變得對同盟國相當不利起來,而參戰美國總統約翰遜的言論則讓不少人變得心思各異。

在今年初美國總統向世界宣告了他的十四條和平計劃,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為了瓦解同盟國士氣的話,不過不少人揣著明白裝糊塗為了自己或者民族黨利益,紛紛在私下宣傳著這個言論。而目前這種言論已經影響到奧匈的軍隊,不少還忠於帝國的軍官紛紛向上反應,士兵們變得不在訓練,都紛紛聚集起來討論起民族自覺的問題。

尤其是第十條,允許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自治。這對於一直以來飽受欺壓的其他民族而言,簡直的天大的福音。

麵對這種情況,軍隊高層又不敢強壓,所以卡爾一世隻能找到在軍隊有崇高聲望的弗裡德裡希大公。希望大公能用自己在軍隊中的聲望,安撫住這些已經變得心思各異的士兵。

“元帥,目前軍隊中軍心變得有些浮躁,你看有什人好辦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