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臨陣換大帥(1 / 2)

「狄......狄相,末將......末將不知道您此為何意?」

看著狄仁傑那犀利的目光,莫裡有些不知所措,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

可是,他卻明白,狄仁傑可以不說話,自己卻不能一直沉默下去,隻得硬著頭皮問道。

「薛將軍親率五千大唐禁軍為前部,屢克敵關,卻在八角城一戰折損三成有餘,如今不過有三千餘眾,他的近境如何?」

「在上一份軍報中,你言道你的中軍帥帳距離薛將軍的前鋒營,不過千裡之遙,這才過去六日而已,你卻為何不進反退了?」

「莫裡,你作為三軍主帥,難道真就不想說點兒什麼嗎?比如,先鋒營的消息,或者你後撤的原因何在?」

狄仁傑已經從帥案之後轉了出來,方才從那張行軍圖上,他不僅看到了所占城池的兵力配屬,更看到了這些日子莫裡的行軍線路。

明明向西兩千裡之內的各處要隘都標注的清清楚楚,還有一條清晰的行軍路線,想來正是中軍過後,莫裡才在行軍圖上標注出來的。

這也算是莫裡的一項長處,做事認真,雖無大才卻也無大過。

「狄相恕罪啊!非是末將不派兵前往相助,實在是那位大唐來的薛將軍年少輕狂,竟然隻帶著三百來人,就敢前去挑戰對方的‘白虎大陣。」

「末將得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進陣兩天了,現在算了也有七日不曾有消息傳來。」

「狄相,吐蕃可是有著近兩萬大軍啊,又有‘白虎大陣相助,末將手中能動用的軍隊隻有八千人,末將......末將......」

狄仁傑的一連串疑問,更多的隻是一種猜測,或者是想從這位莫裡口中詐出點兒東西來。

沒想到,這位還真的很實在,才問了幾句就一五一十地把實情說了出來。

「‘白虎大陣?莫元帥,你確定那真是‘白虎大陣?」

聽到狄仁傑同莫裡的對話,原本在一旁站立,默默觀看行軍圖的樊梨花說話了。

她初來乍到,對整個吐蕃地形和雙方的態勢兩眼一抹黑,原本沒想著多說什麼,隻是聽到「白虎大陣」這個熟悉的字眼,樊梨花禁不住問道。

「樊......樊帥,的確是‘白虎大陣,末將連派出去七波探馬,卻隻回來了一路。」

「據探馬來報,在吐蕃大營前方,敵將擺下一座‘白虎大陣,那位薛將軍於七日之前帶著三百餘人進去,就再也沒有出來了。」

如此看來,這位莫裡元帥的罪責就有些大了,身為三軍主帥,不僅見死不救,更是隱瞞軍情不報,甚至自己還帶著中軍一氣逃回了兩千裡地?

「莫裡,留下帥印,你自己回伏俟城請罪吧——」

此時的狄仁傑麵沉似水,對於這樣的軟骨頭,他打心裡瞧不起,甚至有些惡心。

可是,此人在吐穀渾的關係盤根錯節,雖然說以現在武娘子和狄仁傑對吐穀渾的掌控程度,已然不懼怕這些土著之人的造反。

隻是如今正值對吐蕃用兵之際,如果吐穀渾國內再出現大的動蕩,終究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要是放在平時,狄仁傑說不得就將這個無能的莫裡元帥,直接拉出去斬首祭旗了。

「狄相,那隻不過都是一些大唐的將士而已,您又何必......」

對於狄仁傑如此「過激」的反應,莫裡一時沒反應過來,話還沒有說完呢,就看到狄仁傑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莫裡這才意識到,眼前這位狄相,甚

至包括遠在伏俟城皇宮中的那位主上,可不就是大唐的人嗎?

根據坊間的傳言,自己吐穀渾尊拜的那位主上,還是大唐陛下的「賢妃娘娘」呢。

想明白了這些,莫裡已經是滿頭大汗了。

「末將這就滾回伏俟城向主上請罪,莫家願意拿出一半.....不不不......六成的家資,充當我吐穀渾的軍費,還請狄相......」

莫裡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他對薛丁山的先鋒軍,向來除了提供軍需供給和傳遞軍報之外,大體上就是不聞不問。

很大程度上,莫裡也就是覺得對方再厲害,也不過是一支客軍而已。

可是,現在經過他那一番思索之後,發現貌似自己才是「客軍」啊?

「好了,對於你的罪責,自有主上來論斷,你想以家財抵罪也算是一種態度。臨走的時候,把吐蕃境內所有的傷兵順道護送回去吧。」

看到莫裡如此知情識趣,狄仁傑也不想把弓拉的太滿,就勢接受了莫裡,或者說是整個莫家的「誠意」。

狄仁傑雖未帶回去隻言片語,看到莫裡帶回去的傷兵,想來武娘子應當知道該怎麼如何行事的。

......

「樊帥,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做?」

臨陣換帥,本是軍家大忌,可惜,眼前的吐穀渾軍隊卻不得不如此。

「狄相,薛將軍處沒有消息傳來,也許就是最好的消息了。他隻帶了三百餘人進入‘白虎大陣,那麼八角城就還剩下三千人馬。」

「我打算從這吐穀渾中軍挑選四千精銳,一人雙馬、日夜兼程趕奔八角城,彙合八角城那三千唐軍,當有一戰之力。」

「另外,勞煩狄相從剩下的四萬多吐穀渾大軍中,至少再篩選出五千能戰之士來,這吐穀渾軍隊的戰力嘛......」

交接的流程很快就完成了,樊梨花也沒有拖泥帶水,直接讓「龍彪軍」軍頭楊芳、「龍武軍」軍頭仁闊,率領本部百人軍各去挑選兩千人馬。

說起來那位莫裡元帥對自己還算是不錯,留在他身邊這八千人馬尚算精銳,至少表麵上看前來都是魁梧之輩,樊梨花打算從中篩選出半數來。

「龍威軍」軍頭李朗和他的百人軍,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樊梨花的中軍護衛,而四大軍頭中最能打的「龍虎軍」軍頭張環,樊梨花則留給了狄仁傑。

狄仁傑要從剩下的吐穀渾軍隊中,再次篩選出五千能戰之士,總不能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吧?

「樊帥,請恕老夫多嘴,那個‘白虎大陣你可有把握?」

四大軍頭都被打發出去做事了,中軍大帳之中,就剩下了狄仁傑和樊梨花二人。

「實不相瞞,‘白虎大陣的陣圖,梨花在年幼之時就曾見到過,隻是不知道又過了這些年,那陣法是否有所變動。」

再次聽到「白虎大陣」的字眼,樊梨花依然有些意動,卻很好地掩飾了起來,似乎對於此事,她並不想說的太過透徹。

陣法可以同名,隻是不知道此「白虎大陣」,就是那個「白虎大陣」否?

話說在八年之前,尚在驪山學藝的樊梨花,收到了家中老父的一份家書。

雖然樊梨花幼小離家,對親生的父親也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到底還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血親之人,看到書信小丫頭還是很感動的。

隨著家書而來的,還有一件物事,那就是「白虎大陣」的圖紙。

準確地說,隻能算是「白虎大陣」陣圖的大概,同最終成品的「白虎大陣」有著六七分的相似。

樊梨花的父親樊洪

,乃是寒江關的關主,鎮守寒江關多年,也算得一方大員。

距離寒江關百裡處,一東一西,各有一處關隘,分彆叫做「沙江關」和「白虎關」。

八年之前這兩關的守關之人,乃是一對父子。

沙江關守將楊虎,年輕時號稱西涼第一勇將,同寒江關關主樊洪交情莫逆,遂拜為異性兄弟,楊虎居長、樊洪弟之。

楊虎勇烈,其子更是不凡,隻是容貌有些醜陋罷了。

當楊家兒郎八歲那年,寒江關樊洪的如夫人懷了身孕,此前樊洪已經有了二子,內心中很是希望這位如夫人能夠給他生一個女兒。

楊虎作為拜兄的,知道自己拜弟家中欲要添丁,就攜子前往相賀。

在酒席宴前,這樊洪也是多喝了兩杯,就誇下海口,若是如夫人所生為女,定與大哥獨子約為夫妻。

就這樣,這一對沙場上的好搭檔,就為兩家的孩子定下了娃娃親。

十月懷胎,一招分娩,果然生了一位女公子,就是後來的樊梨花。

可惜,樊梨花三歲就隨著驪山聖母上山修行去了,若非其父來信告知,她上哪裡知道自己未出娘胎就已經被許人了呢?

樊梨花收到的「白虎大陣」的陣圖,就是楊虎送來的聘禮,作為武將之家送如此之物也算是物儘其用。

收到這份陣圖之時,樊梨花不過才十歲,她又哪懂得什麼情愛之事,隻是這個小丫頭天生的對各種陣法喜愛,不免將這張「白虎大陣」陣圖看的更要緊一些罷了。

而此時的楊家兒郎,僅僅一十九歲,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被西突厥王帳封賞,賜其「白虎關」守將之職。

楊家兒郎雖然貌醜,卻也是天賦異稟之人,對彆的事情可能遲鈍一些,偏偏對修行一事有著超乎尋常的聰慧。

楊虎本身就武力不凡,更有著「玄仙」境界的修為,偏偏自家這個小子不到八歲就學全了他所有的本領,楊家麒麟兒一時名噪整個西涼。

後來,有一位遊方僧人主動找上門來,自稱與楊家兒郎前世有緣,今生特來此收他為徒,更是單手就碾壓了「玄仙」巔峰的楊虎。

在楊虎家中,這位遊方僧人一住就是三年,隨後也曾帶著楊家兒郎外出遊曆了五年。

等楊家兒郎再次回到沙江關之時,就已經長成了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

短短五年不見,也不知道這少年得了什麼奇遇,修為上已經遠超自己的父親,踏入「太乙玄仙」境界。

隻是,這容貌卻變得更加醜陋,若非有著血親的關係,就連楊虎都有些不敢親近這個兒子。

「白虎大陣」的陣圖,就是這個少年人從外邊帶回來的,隻是他得到的乃是一本殘品,尚不足完本的三成。

後來硬是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將「白虎大陣」補充了三四成,就是當年樊梨花收到的那張陣圖。

「既然樊帥胸有成竹,老夫也就不再過問了,前方兵危戰險,樊帥還請多多保重。」

「另外,那位大唐的薛將軍身份特殊,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請樊帥務必確保此人的性命無礙。」

能從狄仁傑口中說出這樣的話,已經算是這位智者的妥協了。

狄仁傑可是有著王佐之才,胸懷匡扶天下的誌向,可惜吐穀渾太過於貧瘠,而大唐卻是他的故土了。

隻是那薛丁山進入「白虎大陣」中已經過去了七日,卻沒有半點消息傳來,其人是生是死,又有誰能知道呢?

......

「少爺,老仆終於找到您了——」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從薛府出來的老兵「勇叔」,終於在一處沼澤地中追上了薛丁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