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羈絆青丘山(1 / 2)

[]

“你是何人?來此做甚?”

聽說前來的是一名年輕女子,李治卻沒敢往深宮領,索性讓白素貞將其帶到了“麗政殿”中。

反正“麗政殿”位於整個皇宮的東南角,從南而來,距離朱雀門也是最為近便的地方。

即便如此,四位皇妃娘娘也不“放心”,除了白素貞之外,更是讓“大羅金仙”巔峰的李離洛也跟了過去。

當然了,她們的不放心自然不是擔心李治的安危,而是擔心那個“年輕女子”的字眼。

而李離洛跟過去,自然是去“監視”她老爹的,事實上幾位皇妃都想親自過去,卻又不想在晚輩們麵前“丟臉”,索性就讓大公主李離洛扮作宮女,陪侍在側。

來人果然是一個年輕的女子,單論姿色而言,至少也在中人之上,青衣素麵,並沒有太多的妝飾,卻顯得格外的清新自然。

李離洛同白素貞對視了一眼,彼此早已了然於胸。

來的哪是什麼女子啊,分明就是一隻狐狸精,而且還是一隻長出了七條尾巴的“太乙玄仙”級彆的狐狸精?

能夠差遣“太乙玄仙”級彆的狐狸精做信使,看來對方來頭不小,而且所行之事恐怕也非同一般。

“小女子‘弄雪’見過人族帝君,小女子來自於青丘狐國,奉我家大長老之命,特來給帝君下書——”

麵對李治的質問,對方顯得格外的從容,隻是內心卻暗暗驚奇。

唐皇的修為深不可測也就罷了,畢竟這位是去歲被人族三大聖皇聯手推出的新晉人皇,可是,旁邊一左一右這兩名女子卻同樣霸道。

此時的白素貞,也已經有了“太乙金仙”巔峰的修為,每日勤修不輟,“巽坎居”幾乎已經成為了她的專屬之所。

畢竟,這個難得的微型洞天,乃是她當年最早發現的,雖然拱手獻給了師尊,這些年竟慢慢又回到了她的手裡。

事實上,白素貞的內心是有壓力的,同幾位師弟、師妹相比,她的修行時間無疑是最長的。

可是,彆說師尊的那幾位皇子、公主了,就算婉兒和小石磯,都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更尷尬的是,那幾位年紀較小的師弟、師妹,甚至還都是她一手在旁監督修煉起來的。

因此,白素貞除了完成師尊給的任務之外,幾乎就一頭紮在“巽坎居”裡抓緊修煉,她不想讓自己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墊底的存在。

這是一個心氣很高的女子,為此甚至一而再地減少了與小白龍敖烈獨處的時間,如果修為上不去,她覺得自己都未必能夠同小白龍並列。

李離洛就更不用說了,“大羅金仙”巔峰境界,在大唐勢力之下所有戰力之中,那也算是頂尖的存在。

更加有“青萍劍”在手,每日感悟“青萍劍”上那位上清聖人留下的道韻,都夠李離洛忙活的。

“青丘狐國?不知朕的皇兄這些年可好?”

李治右手微抬,這名自稱“弄雪”的女子雙手捧著的一枚玉符,此時已經來到了李治的手中。

猛然聽到“青丘狐國”,讓李治第一個想到的,自然就是自己闊彆近十年的大哥李承乾了。

說來那位唐王李承乾也是夠可以的,十年前隨著稱心前往“青丘狐國”省親,按照他們兩人當時的修為,三五個月的功夫足以返回了。

可是,這一去就是近十年的時間,也加上李治這些年總是東奔西走,更是能覺察到自家大哥並無性命之憂,否則早就找過去了。

玉符中的信息並不多,是一個名字叫做“白晴”的人帶給他的,應當就是弄雪口中的大長老吧?

......

原來,十年前恢複了部分記憶的稱心,一日忽然感覺到什麼在召喚於她,茶飯不思、夜不能寐。

於是,她就提出想返回“青丘狐國”一趟。

稱心確實恢複了部分記憶,可最關鍵的內容卻一樣也沒有,比如她叫什麼名字?父母是誰?為何會到了北境卻又被人派往了大唐?

幾十年的相處,李承乾自然不能讓稱心一個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即便那裡據說說稱心的故國。

於是,這位大唐的唐王殿下,才知會了李治一聲,並求得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允準之後,雙雙離開了長安城。

長這麼大,李承乾都沒出過這麼遠的門,更不要說此行的目的地,是那個神秘的“青丘狐國”。

好在事先得到了李治的臂助,有了一副較為詳儘的地形圖,從長安出發到山東淄博,一路上也算是暢行無阻。

可是,到了淄博之後,當他們到了淄博之後,也找到了李治在玉符中標注的高青縣,卻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這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縣,總共人口加起來也不足五萬人,事實上算是小縣之中的小縣了。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卻有著極其久遠的曆史。

最早的縣史記錄要從上古堯舜時期算起,境內生活著崇尚鳥的東夷之人,少昊帝時,爽鳩氏居於營丘,就是如今的高青縣治所南十餘裡處。

到了禹夏開啟,本境則成為了季荝氏的封國。

殷商時,逄伯陵氏竟處心積慮地爭奪如此偏僻的地方,一度也曾封國,太戊五十八年,建成薄姑城,而高青又為古薄姑國領地。

周武王十二年,“尚父”薑子牙封於齊,建都齊水之畔,屬意營丘,同樣就在如今的高青縣治所南十餘裡處。

春秋時,齊國在縣境東部設千乘邑。

秦,在鄋瞞國故地設狄縣,縣治卻向北遷移三十裡,似乎又在遮掩著什麼?

甚至就小小的高青一分為二,東部屬臨淄郡,而西部則屬於濟北郡。

到了西漢,置千乘郡,下轄千乘縣,漢高祖封婁敬為建信侯,又置東鄒縣,漢高祖六年,劉邦封丙倩為高宛侯,後為高宛縣。

元朔四年,漢武帝封齊孝王子劉燕為被陽侯,後改為被陽縣。

東漢初,複置狄縣,改高宛縣為高苑縣。

永平三年,千乘郡改名千乘國,翌年複為千乘郡。

建初四年,漢章帝封其長子劉伉為千乘王,千乘郡遂改為千乘國。

永元七年,千乘國改為樂安國。

漢安帝二年,狄縣更名臨濟縣,移治臨濟。

質帝時改樂安國為樂安郡,千乘縣、臨濟縣、高苑縣等屬樂安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