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獲成功(1 / 2)

德雲社的演出非常的成功!

就連帶著找茬挑刺情緒前來的王得雲,都止不住的捧腹大笑。

特彆是那個叫曹雲金的說的相聲,和那對叫小遼陽夫婦演的小品,更是逗得人眼淚都出來了。

不過,說起唱歌唱戲這一方麵。

就要數張學友父子最為出色了,特彆那個年近五十的老子,以一副沙啞嗓音,更是唱得如泣如訴。

並且,還自學成材的學會了各種樂器,玩得那個花呀。

唯獨讓人遺憾的,作為德雲社的創始人,作為帝國藝術新流派鼻祖的山中秀才,未能抵達演出現場。

不然,不知道會掀起什麼樣的高潮來。

王得雲感覺,隨著德雲社的演出成功,這種全新的演藝方式,將會以星火燎原般的方式,迅速的搶占大隋帝國的娛樂市場。

那麼,賺到的錢財將是海量般的級數。

就以目前的這家德雲社類推,2000人乘以平均二十個銅板,每場下來就是40000文,也就是40兩銀子。

每天兩場就是80兩銀子,再稍微減去點可能沒賣完的票,一天大概門票收入在六七十兩銀子左右。

那麼一年下來,就是近三萬兩銀子。

這可不光是門票錢哦,另外的打賞,比起這門票收入,可是高得多。

比如開業這天的打賞花籃,就收到了好幾千個。

這德雲社也像青樓選拔花魁時一樣,不直接收銀兩,而以唱名的方式,在台上唱名,誰誰誰為誰誰誰的表演,敬上花籃多少個。

並且,德雲社的花籃分兩種。

一種是以白銀為單位,值一兩銀子的銀花籃。

一種是以黃金為單位,值一兩金子的金花籃。

這樣,好讓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為自己中意的藝人或表演節目,表達自己的喜歡和欣賞之意。

像今天,衡王爺就獻上了上百個金花籃。

然後,其他的官員和豪紳們,也在衡王的帶動下,紛紛的送上了數目不等的金銀花籃。

這其中,以前段時間到君又來酒樓,鬨過一次的羅通判的兒子羅誌祥,最為上蹦下跳。

前前後後的加起來,也送出了上百個金銀花籃。

其中,這小子對最中他口味的小沈陽夫婦,一次就給出了十對金花籃。

最後,就連王得雲自己,都在這狂熱的氣氛中,送出了十幾個金銀花籃。

事後,王得雲暗暗的盤算過。

我的天,德雲社今天開業收到的金銀花籃,怕得上萬兩銀子吧。

隻不過,這可能是開業第一天,大家給麵子捧場。

但以後的話,哪怕是每天收到十分之一這麼多的花籃,也是一筆巨款。

難怪人家孫山在確定門票的時候,隻要區區幾文。

人家可能根本不在意老百姓的那幾文,隻是想增添人氣而已。

想清楚這一切後,王得雲牙齒都咬碎了。

感覺這取自自己名字的德雲社,就是一個會下金蛋的蠶寶寶,怎麼也得弄到手。

要麼,也開一家得雲社去。

反正,自己的名字叫得雲,這德和得還是有點區彆的。

帶著這種心思,王得雲一臉盤算的看完整場表演。

越看越是歡喜,越是心驚肉跳。

因為,他發現德雲社賺錢,還不止這一點。

比如他在大家觀賞之餘,提供的零食茶水,還有帶著他們標誌的腰包紙扇等等小物件。

彆看,這玩意賺得不多,可是它量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