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拒絕(1 / 2)

大年初幾的頭幾天,孫山不是在這家拜年,就是在那家喝酒。

就連王大山家,都被王靈芝喜滋滋的拉著去了一趟,和身體已經複康了又娶了兩房小妾的王大山父子,大喝了一場。

直把王大山和王家的人,樂得找不著北。

隻有,王大山的父親王老爺子,有點臉色陰晴不定。

不過,看了看王靈芝漸漸大了起來的肚子,也沒說什麼。

反正,除了死去的老二王大水,彆的都在向著好的一方麵發展。

家裡的財產直接翻了幾番,長房的長孫,也有了從八品的官身。

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在嶽飛與三姐要結婚的前夕,孫山抽空還帶著嶽飛,在李連英的陪伴下,首次出了衡州城,考察了衡州城外的農村,以及衡王爺的農莊。

觀看考察了鄉下的現狀,特彆是農作物的生產和儲蓄。

發現,非常的不理想。

除了靠近衡州城二三十裡內比較繁華,老百姓過得比較寬裕,越是遠離衡州的地方,越潦倒。

基本上,和自己在白沙村的時候,相差無幾。

不過,好在近來可以進衡州城打工,多了些生路,鄉下的氣氛和精神麵貌,還算不錯。

甚至,孫山還聽到看到不少的人,已經動身前往衡州城,計劃早點去找份好的工作,看能不能定下一套公租房,在衡州定居,成為新衡州人。

孫山和嶽飛幾人,在衡州之北五六十裡外的衡山縣,衡王爺高達好幾萬畝的農莊住了一宿。

將農莊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叫到了一起,在仔細認真的詢問了一番後,孫山對他們許下了重獎。

如果,誰能有好的好法,將原本隻有畝產5擔的水稻,每增加一成的產量,就給1000兩銀子。

至於,彆的農作物也一樣。

隻要大家有好的方法,能夠不斷的摸索總結出增產的先進方法,都重重的有獎。

這頓時,讓衡王爺農莊好幾千個佃戶,沸騰了起來。

要知道,這些可能祖祖輩輩在衡王爺農莊乾活生存的佃戶們,一輩子經手的錢,可能也不會超過100兩銀子。

如果不是有衡王府二大總管的背書,又大家多少知道點山中秀才的名聲,以及,孫山和自家郡主的風流韻事。

隻怕會當孫山是瘋子。

孫山純是有棗沒棗,先打上一杆子再說。

現在的1000兩銀子,對於孫山來說,已經不是多大的數目。

但有了這金錢的刺激,這些祖祖輩輩為農的老農們,應該會使出吃奶的力氣,會沒日沒夜想方設法的研究田地裡的莊稼。

總會有些收獲,甚至突破。

孫山來這世界越久,越是感慨這世界,其實不乏聰明之人。

特彆是像墨家這等千年的工藝世家,在修建大同小區時,可是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才使得大同小區,穩步有序的向前推進。

有些東西是在孫山的提示下,有些純是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將小區地麵下的排水排汙,做到簡直如千年之後的青島地下通道。

像修建地下通道似的,寬闊得可以兩個人在渠道中直立行走。

當孫山返回衡州時,直接被楊元慶拉進了衡王府。

先是就鄉下和王莊裡的情況,交流了一番。

然後,楊元慶一臉鄭重的問道:“山哥兒,你那個家族信托基金條例,元豐帝已經過目了,我們皇家將在二月二召開皇室大會,共同商討這事。”

說著,楊元慶看了看一臉自如的孫山,想了想說:“你覺得我要拿多少比例的好?”

“伯父,如果我是你的話,基金裡的份子,就隨大流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