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橫空出世(1 / 2)

張平安見兩人鬨得不可開交,連全稱大名都叫上了。

心裡湧起一個念頭,笑嘻嘻的勸解道:“王爺,山長,你們也彆吵了,我來提個建議好不?”

王夫之見張知州開口了,連忙見坡下驢:“好的,知州大人你說,你是我們衡州人民的父母官,就由你來定好了,你如果覺得將這詩放在王府府中合適,我也沒話說了。”

楊元慶聽王夫之這酸裡酸氣的話,也沒好氣的頂了一句:“我楊家作為大隋帝國的主宰,就算拿著這詩又怎麼樣?”

不過,在麵對著張平安調解時,還是挺客氣的悶聲回了句:“張大人你說說看,我相信你的眼光。”

現在衡州最高長官的張平安,可不是半年多之前的張平安。

現在的衡州在大同商會的迅速擴張下,整個衡州的人口突破了三十萬大關,已經非常接近州首之地——楚州。

並且,衡州的月份稅收,已經在去年底臘月,也突破了十萬兩大關。

整整的比起州首楚州,多了近二倍。

所以,現在張平安的影響力,在整個楚州除了正三品的丁知來知府外,無人能及。

聽朝廷裡傳來的小道消息,王家本有意,以衡州政績優越為由,要將張平安連升二級,調到楚州做正四品的太守司馬。

隻是,生硬的讓張平安,以衡州正處在創建階段,無法脫身為由,強橫的拒絕了。

同時,朝廷的副相李世民,也鼎力支持張平安在衡州再做下去,加之元豐帝的順水推舟。

才待在衡州知州這位置上,至今還沒動。

但是,以衡州當下的發展速度,再過三五年,一旦衡州修建好新城。

那將是一個駭人的豐功偉績!

到時沒說太守司馬,隻怕是正三品的太守一職,或者直接進入興林翰林院,將來接手李世民的副相一職,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再說,張平安坐在衡州知州這位子上上,他個人和家族得到的經濟收益,肯定比起太守司馬官位來說,要合算多了。

“王爺,山長,你們看這樣好不?今天我們幾個都在孫山這詩卷上,各人都提上字,這樣就不會有-----”

說到這,張平安停了下來,意味深長的看了看另外幾個評委。

這一下,大家都怦然心動了。

我靠!

在這幅注定要千古流芳的詩卷上,留下自己的筆墨。

我靠,那豈不是千百萬年之後,後人還記得,曾有自己這個人物的存在。

王夫之第一個想通此事,激動得跳了起來:“行,我看非常之好,就以張大人說的吧。”

然後,動手將楊元慶手中微微鬆開的詩卷,搶了出來。

然後,就著書桌上的筆墨,眉飛鳳舞的寫了一句點評,再鄭重至極的題上自己的名字。

緊接著,楊元慶在王夫之之後,也寫了句點評,留下名字。

再就是張平安和鄧超兩人,隻有王德班有些猶豫。

因為,他們王家和孫山很不對付。

留名吧,助長了孫山的名聲。

不留,又錯過了千載揚名的好機會。

隻可惜,楊元慶沒讓他多想,直接把詩卷收了,滿麵歡喜的問張平安:“張大人,這字也題完了,再由我來收藏總沒問題吧?”

然後,賊兮兮的補了一句:“當然,各位和各位的朋友們,若是想觀摩的話,隨時可以來我王府,我會熱情款待各位的。”

這話,說得王夫之老臉一板,想開口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