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伯父很滿意(1 / 2)

中午的時候,還是在張家吃的飯。

這次,就張家父母及兩個哥嫂,陪著孫山一起用餐。

以這個世界的規矩,完全是家人和親近人的身份接待他的。

因為,張玉良急不可待,想穿上和孫山一樣改良款的長袍,就讓孫山拿出包裹裡的,另一件換洗的衣服打樣。

所以,幾個人就先在茶室裡喝茶等待。

張玉良的父親張學友也是一個讀書人,隻是讀書多年,一直卡在童生這一關上,沒考取上秀才。

這使得他,對於年紀輕輕就考上秀才的孫山,格外的看重,就一邊喝著茶,一邊盤問他的學問。

特彆是對做生意相當有用的算學。

他連連出了兩道算數題,他自以為很難,孫山可以會用毛筆演算一段時間。

沒想到,他題目才出完,沒等到他喝第二口茶,孫山就直接口算,將答案推算出來。

這不止是讓張學友目瞪口呆,同樣,讓陪著飲茶的張玉良,傻了眼。

他和孫山讀書的時候,就知道孫山在算學這方麵比較優良。

但是,也沒有厲害到如此非人的地步。

說起張學友這個名字,讓穿越而來的孫山,想起就好笑。

因為這個名字和他千年之年的偶像歌神同名。

他同時想,是不是也讓張學友伯伯,唱幾首,會不會,也有唱歌的天賦。

其實,對於來自千年之後,經曆過十多年填鴨式讀書催殘的現代人來說。

這個世界的算學,太小兒科了!

像張玉良父親出的所謂難題,大概也就是千年之後的小學三四年級水平,用一元一次方,就足夠解答了。

這也讓孫山,自我感覺將來考舉人考進士時,比起原先的孫山,多了幾分把握。

張學友在驚詫了一會後,就四書五經中庸大學等基本功課,和大隋帝國的律法,選擇性的出了幾道題目。

這讓自蘇醒之後,一直忙著鍛煉自己身體的孫山,微微出了點冷汗。

但好在,也算是較為圓滿的,現場斷題解答。

甚至,還東拚西湊的寫了首試貼詩,贏得了張家父子的一片喝彩聲。

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與孫山那個世界的隋唐帝國,有些不一樣。

這個大隋帝國自楊廣之後,又延續了200多年,這使得這個世界之後的曆史,與另一個世界有了挺大的區彆。

有些名人名詩沒有出現,比如李白和王維。

但是,奇怪的是杜甫柳宗元等一些詩林高手,卻先後出現了。

並且,一些原本是其他詩人所寫的詩句,出現在杜甫的筆下。

這讓初來乍到的孫山很是不適應,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吟出詩,結果成了盜版。

張學友盤問完後,非常的放心了,他親切的拍了拍孫山的肩膀:“賢侄,你的學問應該沒有問題,我剛才出的有些題目,是前幾年的一部分舉人試題,你能這麼快的解答,我就放心了。”

“你在八股文和截搭題方麵,還有所欠缺,但策論和算學,相當的比較出色。”

說著,張學友長長的歎了口氣,不好意思的說道:“想當年,我就幾次都栽在算學上,後來有了玉良他們,也就放棄了。”

“伯父,以你的學問來說,我感覺考個秀才完全不在話下,隻要你老心不在此。”

孫山半是勸解半是吹捧道:“其實,伯父你的能力在商業方麵,你能赤手空拳創下如此宏大的產業,比起你的考場上的遺憾,就成功得多!”

說著,孫山為張學友父子倒了一杯這個世界,所謂的煮茶:“人生的路不止一條,隻要找準了自己的方向,能夠讓自己的家人過得幸福,就是人生的成功。”

“如果,我站在伯父你的角度,我也會在家人和學業之間,選擇讓家人過得幸福!”

這話聽過,一直以學業未成,深感遺憾的張學友,有些老眼通紅,他端著茶杯的手抖了抖,有些不自信的反問道:“賢侄,你也是這麼認為嗎?那如果你這幾年學業不暢的話,你會怎麼選擇?”

這話,其實是妻子張申氏讓他問的。

張申氏就怕孫山一頭栽進考場,如果二三次考不上,還一直執迷不悟,她就不想把女兒嫁給孫山。

在這個世界,養一個讀書人是非常難的。

特彆是從秀才考進舉人這一關,不止是難,而且,開銷特彆大。

三年一場的舉人考,加上平時學業和生活上的開支,正常情況下,沒有個百來兩銀子,是下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