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詩以言誌(1 / 2)

寒暄了好一陣後,在孫山和楊可華的再三推讓之下,孫長江在主位上坐了下來。

然後,孫山和楊可華,分彆陪在老爺子的兩旁。

甚至其他人,基本上按照年輪身份,各自找人相伴。

本來,孫山要推自己二伯做主陪的。

可孫長江老爺子,仗著輩分和年紀,非拽著他在身邊坐下,說看著他,就聯想到高祖的榮光。

不過彆說,孫山在外貌和氣質上,和畫得比較抽象的高祖孫全,還真的有幾分神似。

孫山說了一大通好話,甚至和還在鼓著氣的楊成禮,都笑眯眯的說了幾句,再舉著酒杯,一一的與眾人相互敬了一大圈。

這就讓在座的各位,更是驚歎。

你若說口才之好,能說會道,這都算了。

畢竟,人家是讀書人。

而且是非常有才華,能推陳出新,自己創作出無數經典佳作的藝壇巨匠。

現在,孫山的戲曲和名聲,已經傳進了京城。

據說,連皇宮裡的佳麗們,都十分欣賞孫山的才華。

特彆是孫山首次開口,結合了聊齋故事的《千年的狐》,以及,他連夜為可欣郡主譜寫的《在水一方》。

更是人皆會唱。

至於,隨著歌曲的傳播,他和可欣郡主之間才子佳人的美豔故事,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可以說,起碼在大隋帝國一半範圍內,才出道兩月之久的孫山,憑借著才華和可欣郡主的風流韻事,已經名聲大開。

但酒桌上,當眾人看著孫山妙語連珠,一杯又一杯,如喝白開水一般,輪番暢飲的時候。

再次的震歎到了。

妖孽呀!

他怎麼每件事,都做的這麼出色。

就連喝酒這玩意,也好似千杯不倒似的。

楊成禮在被孫山有心的奉承了幾句,又喝了幾杯酒後,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口口聲聲的,自稱晚輩,說要向孫山學習,跟著他做人做生意,教他藝術。

孫長江一邊慢慢飲著杯中酒,一邊用心的觀察著,孫山與在場人的一舉一動。

一而再,再而三的,將孫山的重要性,拔了拔高。

這小子才十六七歲,就能如此滴水不漏的處理好人際關係,真是大才。

不說彆人,相比起他自家比他年紀大了近三倍的伯父,乾坐著,乾巴巴說些客套話的模樣,簡直不像是一家人。

不過,孫山的堂兄孫兵,看來也是個人物。

說話穩穩當當的,舉止得體。

這可能也是他,與現在坐的位置有關,經過這兩個月的磨煉,原本的凶狠與嬉皮勁,漸漸變得穩重犀利,漸漸的有了一種如錐在囊中的鋒芒。

至於楊家叔侄,雖說是皇族之人,可能是分支太久,圈養得太久的原因。

孫長江沒看出他們有什麼能耐。

一大一小,處處想顯示著皇家的威嚴,卻又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

孫長江觀察到,楊可華雖然表麵上與孫山不遠不近,但眼神之間,在關注著孫山行事。

如此看來,傳聞中的孫山成為衡王駙馬的事,八九不離十了。

隻是,孫山如此做,他將來的學業和官場的前途,怎麼辦?

難道,他真的甘心,做一個隻會賺錢的大商賈?

還是,他另有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