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四十三章(2 / 2)

沈承平前兩天去了底下的一家工廠視察。

午休時,廠裡的女工聚在一起聽讀報員讀報紙。也是巧了,沈承平正好聽到了她們在讀《冠英答讀者信》。沈承平駐足聽了一會兒,因為他知道這是沈怡和邊靜玉寫的,所以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當時跟在他身邊的是那廠裡的一個中年主任,見沈承平麵露糾結,該男主任還以為沈承平不喜歡這篇文章,忍不住說:“現在的人啊,天天在報紙上鼓動這個、鼓動那個,女工們的心思都有些浮動了。”

女工們一邊聽報紙,一邊進行著熱烈的討論,這裡麵竟然有不少人是冠英的忠實書迷。

情感專欄勢必要涉及男女問題,而冠英同誌在男女問題上始終保持著一種平權的思想。這顯然讓一些男人不爽了。但對於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女工們來說,這樣的文章卻為她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冠英說得太好了!他(普遍認為是她)一點都不偏激狹隘,他真的說出了很多女人的心聲!

西方的女權運動已經展開了一個世紀之久,華國在這方麵是落後於西方的。沈承平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心裡自然有女權的概念,然而他卻沒想到,竟然是兩個小男孩寫的文章中露出了平權的苗頭。

也許是因為孩子們的世界更加簡單,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被社會的大染缸汙染,所以他們的三觀才會顯得特彆正?沈承平卻是想錯了,對於沈怡和邊靜玉來說,他們分明是閱儘千帆後又返璞歸真了。

此時,看著這封讀者來信,沈承平已經想到沈怡和邊靜玉會在回信裡寫些什麼,他們肯定會說這不是女方的錯,他們會鼓勵女方告彆人渣、迎接新生活,他們或許還會給女方科普什麼叫事實婚姻,然後支持女方站出來告男方犯了重婚罪。沈承平忍不住說:“真沒看出來,你們倆還是女權小鬥士。”

沈怡和邊靜玉對視一眼。

沈怡搖搖頭,說:“我們可不是什麼鬥士,我們隻是堅持了自己認為是對的觀點而已。”他們又不缺錢——邊靜玉缺錢可以去寫童話書——因此寫東西時不用嘩眾取寵,能夠寫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

邊靜玉說:“如果非要給我們寫的東西下一個定義,其實我們隻是在傳播一種‘平等’的思想而已。我始終以為,在很多事情上,隻有先有了平等,然後才能談尊重、愛和其他一些東西。但是,這個社會對女性而言普遍是不公平的,於是就顯得我們是特意在幫女性說話了。其實我們堅持的隻有平等。”

沈承平愣住了。

邊靜玉說,他們並沒有特意偏袒女性,他們隻是在追求平等。一切皆出於本心。

其實仔細想一想,邊靜玉說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沈承平的妻子把自己獻給了國家的科研事業,很多人都替沈承平委屈,即便有些人能理解沈承平,但他們也覺得沈承平在這方麵犧牲很大。但是,在這個國家裡,還有無數的軍嫂,還有無數的隱藏在男性科研人員背後的他們的妻子,沈承平做的事情和這些女性們做的事情不都是一樣的嗎?但是很多人卻把這些女性做出的犧牲視為是理所當然的。

後來當沈承平在電話裡把這些話說給妻子聽時,謝雲笑著說:“靜玉說得很對啊!所謂女權也不是在為女性爭取特權,她們隻是在為女性爭取平等而已。我要向領導反應下,所裡真應該訂份晚報了。”

“你想看他們倆寫的文章?不用等你們所裡訂報紙了,我做成剪報給你寄過去吧!”沈承平說。

“好啊!”謝雲高興地說。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兩個孩子寫的文章了。

文字為什麼會有力量?因為,文字可以傳遞思想,而思想可以鑄就未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