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十五章(修)(1 / 2)

恰逢雨連天 沉筱之 4753 字 7個月前

蘇晉看向朱南羨。

他身著月白直裰,袖口繡了兩片竹葉,筆挺站在她對麵,身後是茂密的竹林,月華灑下,竹海成濤。

這樣素雅的衣衫,若換了旁人穿,或許是朗朗如清風,溫潤如明月。

但朱南羨不一樣,他人是英挺的,氣度是坦率的,身穿新竹素衣,更顯得英姿勃發。

蘇晉撩起衣擺,往地上一跪,鄭重其事道:“微臣不知何德何能,竟得十三殿下如此深恩厚意,他日殿下若有所願,微臣當鞠躬儘瘁,任憑驅馳。”

朱南羨聽到“深恩”二字,伸去扶她的手驀地僵了一下,過了會兒,他道:“哦,這不算什麼,你平身吧。”

蘇晉傷未痊愈,這一整日又奔波在外,全憑腦中一根弦緊繃著撐到現在,眼下晁清的案子總算有了著落,她放下心來。與之同時,藏匿在四肢百骸的疼痛與疲累浮上來,一跪一起之間險些向前栽去。

朱南羨見狀,吩咐道:“鄭允,你即刻去宮裡請醫正。”

蘇晉道:“不必了,微臣隻是累了,早些回衙門歇上一日就好。”

朱南羨本想挽留,但蘇晉方才一句“深恩”仿佛一道芒刺,令他竟不好多說什麼,看蘇晉撐著石桌歇了半刻,不由道:“你那日何必為了一個不相乾的探花郎拚命,平白落了一身傷。”

他這幾日實沒閒著,頗費筆墨地上了一封折子為蘇知事請功,誰知折子沒遞到皇案就被朱憫達扔回來,罵他狗拿耗子。

蘇晉笑了笑:“殿下高看微臣了,若當真是個不認識的,微臣何必要犯這個險。”一時想起晁清失蹤後,許元喆一字一句地為她抄錄《大誥》,“他是微臣故舊,當時在場又無人認得他,微臣不去找他,該由誰去?”

蘇晉說到這裡,順勢便問:“殿下在宮中,可知道許探花現如今怎樣了?”

朱南羨道:“約莫是還好,父皇為保證公允,命登科三甲跟著晏子言一起重新審閱春闈的卷宗,時限十日,這麼一算,晏子言今日離開詹事府後,就該上奉天殿回稟父皇了。

令這一科的狀元,榜眼,探花一起查案?為保證公允?

蘇晉聽了這

話,臉色不由一變。

在朱景元這個帝王心中,所謂公允道義,哪比得上帝位重要?

早年他誅殺功臣,剿滅前朝亂黨,北地死了數萬人,眼下南方江山海晏河清,而北地始終人心惶惶。

以朱景元屠戮成性的做法,這次科場案,他不會想著一碗水該如何端平,他想的是該如何收複北地人心。

他該要把這場科場案當作一次契機,對生在北方惶惶不可終日的人說:“喏,你們看,朕雖起兵自江山南,但天下萬民皆是朕的子民,朕對你們都是一視同仁的,當年你們中有人犯了錯,朕殺了他們,而今南方有人犯了錯,朕也一樣要殺他們。”

更不必顧及這所謂的“錯”是不是“莫須有”,反正他皇威在上,滿朝文武都會封住自己的嘴巴。

蘇晉原以為事出以後,景元帝革了登科三甲的封授,再從北方仕子中提幾人上來做成進士便也算了。

但朱景元的思慮更深。

他要做一出戲,一出給天下人看的大戲。

他命春闈的狀元,榜眼,探花跟著一起查自己的案子,麵上看著是處事公允,實際上他正是要殺南人以撫北人。

因為殺幾個仕子官員,定罪一樁科場案,就可以安撫北地萬萬人的心,對一個帝王來說,是一本萬利的。

因此這樁案子在他的心中早已定了性——是他手裡頭穩固江山的籌碼,是這一科南方仕子逃不開的劫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