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建村(2 / 2)

雙姝重生記 尤加利 8660 字 6個月前

每天啟程之前,吳勇會一個人先走。他是村裡身手最好的獵人,雖然沉默寡言但心思沉穩細膩,又經常跟著林瀟瀟外出,最適合擔當探路者。

每隔一段距離,吳勇會在路邊留下特定的標記。方家人會先確認標記,再帶著隊伍繼續前進。

這樣行進速度自然是慢了不少,但安全第一。

為了讓吳勇放心,美丫就坐在林瀟瀟旁邊的副駕上。美丫身體強壯,除了肚子有些凸起,狀態與其他人一樣好。

“山女,待我家孩子出生,你給幫著起個名字罷。”

“沒問題。”

由於白天休息,有些精力旺盛的村民會跟附近的村落交換物資。林瀟瀟主要交換了一些滑國特產的藥材。

要說這一路上唯一的缺點,就是隔三岔五的會下雨。好在都是白天下雨,不影響夜裡趕路。而且雨一直下得不大,總是淅淅瀝瀝。隻是讓大家多費了幾雙草鞋。

林瀟瀟也隻是杞人憂天了一點。她記得有句俗話,大旱之後往往大澇。不知滑國會不會這麼倒黴。

也許是他們做的一切準備起了效果,也許是他們運氣好,總之從滑國到宋國的一路上沒有發生意外。

不到二十天,他們到了滑國與宋國的邊境。

進入宋國,林瀟瀟鬆了半口氣。之後的路途,她走過,心裡有底。

宋國境內沒有捕奴隊,他們也就不用再晝伏夜出了。

到了寒風關,鐘錢長袖善舞,竟然買到了八輛馬車,五輛羊車,和十幾頭驢子。

也是巧了,有家商隊主人不做了,奴仆放了自由身,其他東西全部低價處理。鐘錢買下了差不多一半的車馬。

這下子,隊伍人人都有車坐,行進速度大大提升。

也許林瀟瀟真的是福星。

在第三十二天,隊伍到達了芮國。

剛入芮國邊關,林瀟瀟便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人竟是阿女父。

林瀟瀟一行隊伍人數眾多,阿女父瞧見了便望過來,一眼看到走在最前麵騎著驢子的林瀟瀟。

林瀟瀟招手:“阿女父,怎在此處?”

阿女父抱拳,臉色有些激動道:“崔子命我在此等候山女。”

崔子便是崔盼盼。村民們現在習慣這樣稱呼她。她總是跟在林瀟瀟身邊,在村民心中的地位雖沒有林瀟瀟那麼高,但大家也把她當作賢者般敬重。

林瀟瀟從驢子上跳下來,詳細詢問阿女父。

原來,在林瀟瀟走後,崔盼盼和孔慈帶著大家在一座名為萊棲的山上定居下來。崔盼盼派了阿武去荔江碼頭等林瀟瀟一行人。後來孔慈擔憂林瀟瀟不走水路,又派了阿女父來邊關這裡守著。

還好孔慈考慮周到,否則林瀟瀟還真不知道去哪裡找崔盼盼他們。

芮國小,從邊關到萊棲山不過半日路程便到了。

崔盼盼為何會選擇在萊棲山定居?因為這裡有一座廢棄的山寨。

萊棲山上曾經有山匪盤踞。當年第一代芮伯來到自家封地,第一件事就是帶兵剿滅了這座山寨。

山寨廢棄後還留下了一些殘破的房屋,以及一道高約兩丈的柵欄。

崔盼盼看上的是柵欄。柵欄像一道牆,給住在裡麵的人帶來安全感。

林瀟瀟和崔盼盼都會圍牆有種執著感,也許是後世國人的生活習慣罷。

林瀟瀟離開了一個多月,村民們都十分想念她。大家有些擔心她離開後不再回來,好在有崔盼盼安撫。

為了讓村民們適應萊棲山的生活,崔盼盼親自帶著大家伐木建房,修整溝渠從山頂引泉水入村。之後又組織大家在柵欄外修建隔離帶。

由於太久沒有人居住,柵欄左右雜草樹木叢生。這樣一來不安全,也是火災隱患。

崔盼盼帶領大家把柵欄附近的草除掉,數目也通通砍掉,弄了一條三丈寬的隔離帶。既能防火,又有防止賊人藏身。

這些工程量不小。村民們忙活起來,也就不胡思亂想了。

隻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崔盼盼又有些擔心了。

若是按照林瀟瀟之前的水路計劃,用不了二十天就該到了。幸好崔盼盼知道林瀟瀟有空間藏身,又能直接傳送,否則就要派人出去找她了。

也幸好林瀟瀟走前給崔盼盼留下了足夠的物資,村民們能吃飽喝足不惹麻煩。

林瀟瀟騎著驢子沿著山路往上行,有種又回到了牛首山的錯覺。

隻是這裡的道路還有些窄,雜草過多。以後從這裡走的人多了,路就會慢慢變寬了。

待來到山腰處,林瀟瀟望著前方那一道柵欄圍牆,更是不由想起牛首山。

林瀟瀟臉上不自覺露出笑容。

她丟了一座山,現在又有了一座山。她不該叫山女,應該叫山寨王。

林瀟瀟歸來,全村同慶。

當晚,全村大燒烤,吃火鍋,跳舞,喝酒,唱歌。

牛首山村民與阿秀爹那群人合並。萊棲山的村民達到了一百二十八口人。

由於秦國與魏國的戰爭還沒結束,林瀟瀟他們估計要在萊棲山住一段時日。

林瀟瀟與崔盼盼都不是湊合過日子的人。就算可能隻是臨時居所,她們也把萊棲山當作長久居住地來經營。

首先是房屋,還要增加許多。

另外,林瀟瀟著手組建村委會。

人多了,隊伍要帶好就必須選出領頭人,並且製定所有人都要遵守的章程。

由於原五丈村的村民占多數,所以村長仍舊由原來的文升村長擔任,村老增加阿秀爹和阿女父。阿女父本不夠年齡成為村老。林瀟瀟的想法是培養中層,不能讓村子裡的話事人出現年齡斷層。

村委會暫時由村長和村老們組成。之後再慢慢擴充。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