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做事(1 / 2)

雙姝重生記 尤加利 7952 字 6個月前

秦王政十年。

韓國那邊傳來消息說,為秦國修了十年的鄭國是韓國間諜。

鄭國乃韓國一流的水利專家,十年前受韓桓惠王委派前來秦國。韓恒惠王意圖引導秦國將人力、物力、財力都投資到挖渠上,名曰“疲秦之策”。

從秦王政元年開始,呂不韋任用鄭國為修渠總工程師,發動千萬民眾開始修建這項世界級的大工程。從涇陽縣西北二十五公裡的涇河北岸開始,開鑿出一條引涇水東注洛水的三百餘裡的大渠。

到現在已經十年了,這條水渠還沒有建好,但是快要完工了。

昆侖觀老槐樹下。

嬴政在與胡子歸下棋。林瀟瀟坐在一旁觀戰。胡子歸與林瀟瀟不是朝臣,隻有這時候能與嬴政討論國事。

“今日朝上,眾臣請朕下‘逐客令’,先生以為如何?”

鄭國為韓國奸細一事暴露,鄭國被抓。隨後一番嚴查下又翻出來不少他國奸細。

於是,就有大臣擔心那些從其他國家投效過來的客卿有問題,請求秦王將他國客卿全部驅逐。

“聽說客卿李斯上了‘諫逐客令’,竊以為李斯所言甚是。”

“朕與鄭國談過,他承認自己一開始韓王派來的奸細,但他也說了建成這條水渠能使秦國沃野千裡,助力秦國一統天下,建萬世之功,而韓國不過是多活兩年罷了。”

林瀟瀟道:“鄭國說的沒錯。韓王的‘疲秦之策’太過拙劣,韓國因此得以苟延殘喘,而秦國卻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時間。隻是修水渠這件事,我有一點建議。”

嬴政和胡子歸都看向林瀟瀟,靜等她的下文。

林瀟瀟道:“我曾與你說起過天下不該有無償徭役。百姓種地獲得收成,是老天爺的公平交易。朝廷征發百姓修築水渠,又該給他們什麼?”

林瀟瀟看著嬴政。嬴政卻是臉色微紅。

“這個,修渠本身花費不菲,若是還要發錢給百姓,恐怕國庫消耗更快,不知何時才能湊夠錢攻打六國了。”

“錢不夠,可以先打白條。”

林瀟瀟對古代免費徭役這件事非常反感。她也知道廢除徭役製度對現階段來說不現實,但可以慢慢實驗摸索出一條路來。

這時候,正好林雅端了剛蒸好的玉米過來。

林瀟瀟停下話題,示意大家先嘗嘗玉米的味道。

“這個東西叫玉蜀黍,每人啃一根,吃完再說。”

玉米種子自然是林瀟瀟從係統兌換來的。如今,她的係統空間裡一小部分地用來種植黃瓜和番茄,剩餘土地被分成兩部分,一半是紅薯,一半是玉米。

她曾拿著玉米到萊棲山嘗試種植,產量與紅薯不相上下。

林瀟瀟種玉米已經有八年了,存下了相當一批的種子。

“都吃完了,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這個玉蜀黍倒是有些意思,口感有絲絲香甜,吃起來糯糯的,似乎還有些嚼頭。”

“朕喜歡它的甜味,不會膩味,透著清香。”

“那就是還不錯咯。跟你們說吧,玉蜀黍不但能讓人填飽肚子,還能拿來做飼料,甚至還能用來治病。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優點,就是產量大,畝產能達到千斤以上。”

嬴政與胡子歸倒吸一口涼氣,但是又都皺起了眉頭。

“你們是不是想到了紅薯?”

嬴政與胡子歸一起點了點頭。

“玉黍米與紅薯一樣,都是高產作物。有了他們,可保天下百姓不餓肚子。這兩種作物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非常容易種植。

我早已有了推廣這兩種作物的想法,隻是天下尚未統一,糧食仍然具備戰略價值,所以我一直不敢讓太多的人知曉他們的存在。”

說起來,到目前為止,除了萊棲山上大規模種植了紅薯和玉米,林瀟瀟隻給過舊滑的康城紅薯,還暗示過讓他們種植。

隻不過後來很快舊滑就被韓國滅了。林瀟瀟還找人特意打聽過,聽說康城為了抗擊韓國幾乎被滅城。這些年林瀟瀟還讓孔慈和阿武去舊址打探過,並未發現紅薯種植痕跡。想來韓國人並未發現紅薯的價值。

“我有兩個想法,說出來大家參考。聽說水渠快要完工了,不如就把後期這段工程拿出來做個實驗......”

林瀟瀟套用的是後世打白條的經驗。

比如說朝廷不給民工發錢,而是給他們打白條。白條可以有三種:兌換糧食的,兌換布匹的,兌換銀錢的。三種白條由民工自己選擇。白條兌現的時間放寬在三年或五年。

嬴政若有所思:“三年或五年,不若分成幾批兌換,時間不同,以免造成擠兌。”

林瀟瀟道:“時間短的兌換的物品數量少一些,時間長的兌換的物品數量多一些,一麵大家都不想要長期的白條。”

胡子歸道:“可是聽聞這條水渠涉及的民工近千萬人,這麼多的人需要的物資可不少。就算分批領取,數量也非常可觀。”

林瀟瀟接著道:“所以我想在鹹陽周邊建一座農場,專門種植紅薯和玉米。以這兩樣作物的產量,隻要不出現過大的災害,起碼糧食這一塊能夠湊足。若是有多餘的出產,還可以拿到其他國家交換布匹和其他物資。”

胡子歸沉吟道:“專門種植紅薯和玉米的農場?是否需要派軍隊專門守著?還有負責種植的百姓又從哪裡來?鹹陽周圍土地肥沃,可以征用現成的,也可以開墾新田。”

這個年代有專門負責農業收稅和管理農田的官員,卻還沒有指導農戶怎麼種田的官員。

林瀟瀟道:“民以食為天。無論什麼時候,朝廷都要把讓百姓吃飽飯放在第一位。我建議成立一個農科部,專門指導天下百姓怎麼種地。”

這年頭的農業還是比較落後的,可也是初步發展的階段。比如鄭國修的那條水渠,比如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在夏朝就有雛形,但還尚未成為體係,也沒有格外地被重視。

“我願意暫領農科部,正好借由農場的發展來促進農科部的完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