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新聞發布會 中(2 / 2)

塞外江南 黃土守山人 7476 字 2個月前

就在這時候,人群中傳來一個怯生生的聲音,“神醫,我想問一下要是患者到三醫院治療的話,這醫藥費需要多少”。

楊承誌聽到這話明顯一愣,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還從來沒有聽過還沒有救治,就有人問需要花費多少。

楊承誌順著聲音看去,見人群中擠著一位麵相上是四十多歲,但是頭發已經半白,穿著極為普通的中年婦女。

楊承誌朝這個中年婦女招了下手道:“阿姨,你過來”。

眾人讓開一條通道,中年婦女怯生生走過來,看都不敢看楊承誌一眼,“神醫,我就是問問,要是花費太高的話,我們花費不起”。

楊承誌聽後臉色微變,好似怕嚇壞這個中年婦女一樣,輕聲問道:“阿姨,你家什麼情況”。

聽楊承誌這樣問起,中年婦女的眼淚一下掉了下來,更咽著出了她問出這話的緣由。

這個婦女也是三晉人,隻不過她不是平城人,而是和平城緊挨著的朔市人,幾年之前中年婦女的家庭還算不錯。

後來因為兒子上學,想讓兒子去一所在朔市前幾名的學校,因為要花費不好錢,所以他的丈夫就外出打工。

可沒想到就是這次打工,讓她的家庭陷入了困境,當時他的丈夫在平城一家工程公司打工。

在一次工程中出了意外,她的丈夫在挖水渠的時候,土層塌方被壓在下麵,等被挖出來之後,他的丈夫已經昏迷。

工程老板把他丈夫送到醫院之後,丟下十萬華夏幣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檢查的結果是她丈夫顱內出血再加上長時間壓在土層下腦部缺氧,根本沒辦法救治。

因為丈夫是家裡的梁柱,所以中年婦女帶著丈夫跑了很多家醫院,可得到結果都是一致,這輩子他的丈夫除了奇跡之外在沒有醒來的可能。

這幾年東跑西跑,工程老板留下的十萬華夏幣早已花光,就連家中的積蓄也花費了大半,也有人勸過他放棄治療,可作為妻子的她在沒有走到哪一步她還真不忍心。

這次聽平城有一個能救治植物人的神醫之後,托家裡人照顧丈夫,立馬趕到了平城因為家中沒有太多積蓄,所以才問出那些話。

楊承誌聽完中年婦女的話,內心中有一觸動,這就是華夏的女人,即使丈夫昏迷幾年,作為妻子的她也不忍心丟下他,而是幫他一直尋醫問藥。

“阿姨,你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了一下,要是真的像你的這樣,也花費不了多少,差不多三萬華夏幣就夠了”。

中年婦女聽到三萬華夏幣,略顯蒼老的臉上露出黯然的表情,很顯然她手頭沒有這麼多的錢。

三萬華夏幣或許對於很多的華夏家庭算不上一個大數目,但是對於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些家庭,這個數字就大多了。

其實楊承誌出三萬這個數字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把所需的藥草和救治人的花銷都算進去,這其中卻沒有包括他的藥草以及診治費用。

可就是這樣,這位中年婦女還是感到這筆錢是一個天大的數字,這些年的救治早已讓她家徒四壁了,那裡還能拿出這麼一大筆錢。

楊承誌也看出中年婦女的苦處,接口道:“阿姨,其實這筆錢你也不需要一次性拿出來,你可以分期繳納費用”。

聽到楊承誌的話,彆是中年婦女了,就是那些患者家屬,以及等候在會議室外的一些媒體記者都感到不可思議。

他們還從來沒有聽過,尋醫問藥還可以分期支付醫藥費,這種事情彆是華夏了,就是在世界上也是頭一次聽。

見眾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他,楊承誌嗬嗬一笑,接著道:“阿姨,你或許也聽過買房子,買汽車分期付款這事情,我想對於你們這樣的家庭,給病人看病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

中年婦女聽楊承誌這樣一,眼睛不由的一亮,激動的問道:“神醫,不知道怎麼個分期付款,要是我丈夫過來瞧病,三萬醫藥費,一個月需要支付多少”。

楊承誌想了想,道:“這看你們的償還能力,阿姨你今年多大了”。

“四十六”。中年婦女臉一紅道。

在場的人聽到中年婦女出他的年歲,很多人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原本都以為中年婦女至少有六十來歲,卻沒想到人家才四十多歲。

不過這些人很快想到了什麼,臉上都露出惋惜的表情,有不少人甚至暗暗舉起了大拇指。

楊承誌頭,“阿姨,按照你的歲數,三萬華夏幣可以分五年打清,至於每一個月需要交納多少,你自己算算就行了”。

中年婦女聽到這句話,撲通一聲就跪倒在楊承誌的麵前,顫巍巍的道:“謝謝你神醫,就是看不好我丈夫,你的大恩我也會記住的”。

楊承誌彎腰把中年婦女攙扶起來,“阿姨,誰都有難處,你先到中醫部把病曆留下,回去把病人帶過來安排住院,到時候我會和醫院打個招呼”。

中年婦女麵帶感激的看了眼楊承誌,給楊承誌深深鞠了一躬,含淚離開。

在她離開之後,樓道中響起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這掌聲都是這些人不由自主發出的,他們都感激楊承誌能出這樣一番話。

對於醫院的規章製度,他們這些人可都清楚,那個地方也沒有楊承誌的這樣低的價格,彆是救治植物人了,就是一般的疾病有時候的花費也不止三萬華夏幣這個數字。

但是楊承誌卻至多三萬華夏幣,而且可以分期付款,這個做法肯定是這個年輕醫生首創的,他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幫助那個中年婦女。

他們也從兩人的對答中知道,兩人肯定是素不相識,可就是這素不相識的人,楊承誌也沒有高聲一句話,這才是醫生,真正的醫生,一個擁有高尚醫德的醫生。

所以他們才情不自禁的拍手稱讚,這個時候的他們全然忘記了身後不遠處正在召開新聞發布會。

那些沒有進到會場的媒體記者,親眼目睹了楊承誌所作的一切,親耳聽到了楊承誌所的每一句話,這寫話深深印入他們的心裡,讓這些人都不禁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青年。

m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