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群策群力(2 / 2)

塞外江南 黃土守山人 4802 字 2個月前

至於說人家出高價購買承包權那是人家的事情,人家覺得你這個地方有發展前途才出高價購買承包權,有了這些誒人的炒作楊家溝才能更加出名。

有了這個打算楊承誌心裡覺得找個時間和楊鳳山他們商量一下下一年的承包問題了,可不能太高承包價格、

正想事情的時候,村民碰了碰楊承誌的胳膊,“承誌,好像是安裝路燈的工程車過來了,正好看看村民們共同選擇的街燈怎麼樣。

聽村民這樣說,楊承誌抬眼朝土路上看去,見過來三輛汽車,其中一輛工程車,兩輛貨車,貨車上裝著高大的木製燈柱,燈柱顏色呈現紅棕色,給人厚重的感覺,看到這些燈柱楊承誌滿意的點頭。

車輛很快在楊承誌不遠的地方呢停下來,從工程車上跳下來七八個工人,這些工人麻利的從貨車上卸下來一根燈柱,幾分鐘的時間工人就把埋設在地下的燈線從燈柱的一個暗槽中穿進去,而後燈柱就被豎立起來。

工人在固定了燈柱的燈座之後,工程車的升降梯就把一個工人托舉到空中,工人從升降梯上麵把一個早已準備好的宮燈樣式的大燈掛上。

看到掛起的宮燈,楊承誌眼睛一亮,掛起的宮燈太漂亮了,棕紅色的木製燈柱上麵掛著的宮燈主框架也是棕紅色的,但是框架中的那些小框架顏色不同,六麵的宮燈有六種顏色,每一種顏色讓人看到都感到一種溫馨。

這樣的宮燈咱晚上亮起的時候,走在人工湖岸上青色的方石上肯定有一種在家中院子的感覺。

看了正在安裝古式的路燈,楊承誌忽然想到了人工湖中水上農家那些大船中的照明,著道路上的宮燈線路能埋在地下,這大船上怎麼讓電線隱蔽,要是有電線的話整體的美觀一下就消失不見。

見楊承誌看向人工湖中的那些大船,村民也想到楊承誌在想什麼事情,笑著指了指大船頂部說道:“承誌,你看看大船上麵是什麼“。

見村民這樣說,楊承誌順著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去,見草綠色的大船頂部有著一個巨大的鏡子裝的東西。

看到這個鏡子裝的東西,楊承誌剛才的那種擔憂一下消失不見,大船的頂部的那塊絕大的鏡子是太陽能,雖說現在站在岸邊能看到這些大鏡子,但是在湖水蓄滿之後,站姿岸上的人不專心觀察的時候就看不到上麵現代化元素的太陽能蓄電池。

見楊承誌看到蓄電池,村民告訴楊承誌,這些太陽能蓄電池都是從廠家直接訂購,每一塊蓄電池蓄滿能量至少能供給大船上至少五天的用電量。

聽村民這樣說,楊承誌心頭一動,這太陽能蓄電池的費用肯定低不了,一條大船上麵至少有十幾件房間,這些房間中有電視、電腦、空調這些現代化的電子產品,算下來一天需要多少電,一塊電池能用上五天,這太陽能蓄電池就不是普通的蓄電池了。

楊承誌根本不知道,這些太陽能蓄電池都是軍隊中使用的專用蓄電池,當初在他簽訂合同之後,因為這用電的問題,廠家直接給孫老爺子打電話詢問用什麼樣的方式用電。

孫老爺子一乾人商量了一下,在沒有通知楊承誌的情況下直接聯係了軍方,有了這些老功勳的出麵,軍中專用的這些太陽能蓄電池第一次流入了民間。

而造船廠在運送過這些大船的時候,和楊鳳山等人隻是說這些太陽能蓄電池都是在廠家直接訂購,具體哪個廠家楊鳳山他們就不知道了。

在楊承誌驚訝這些太陽能蓄電池的時候,村民指了指湖岸上的樹坑問道:“承誌,再有二十來天就到玫瑰節了,這些樹坑你打算種植什麼,我覺得就種植咱們這個地區的杏樹、李樹就行“。

聽村民這一說,楊承誌眼睛不由的一亮,村民這個意見還真的不錯,杏樹、李樹在南方地區或許少見,但是在北方地區那是相當的普通。

杏樹、李樹都不高,在人工湖四周種植的話一來可以給遊客當做乘涼,而來上麵結出的杏李也可以給遊客食用。

自己有著神奇的空間,用空間水澆灌出來的杏李肯定味道不一般,結出的杏李可以讓遊客品嘗,但不允許遊客帶走,這樣不是讓遊客覺得楊家溝的待客之道挺人性化的。

沿著湖岸種植一圈杏李至少能結出上萬斤的杏李,最起碼能讓在杏李成熟時候遊客們沒事的時候有一種消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