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天氣晴朗,有微風拂麵。可憐的管事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歸置宮中送來的供奉,阿嬌卻是帶著一群侍女仆役在庭院裡紮風箏。
此時的風箏一般是用竹子製作而成,和後世的紙鳶不一樣。且放風箏也不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它更多是作用於戰場之上,特地把用於書寫的麻紙製作成風箏,乃軍中所為。
傳說,高祖和項羽打仗的時候,曾放風箏飛到楚**隊裡唱楚歌,擊潰軍心。
歌聲是怎麼發出來的呢?風箏的頭部置風笛,禦風飛行的時候,能發出箏鳴聲。也是因此,它名為風箏。
後世亦有用風箏裝填炸/藥的,攻擊敵人的。
阿嬌做的是簡單又常見的小鳥風箏,青君閉眼誇她做得精巧彆致。弄得遠遠蹲在角落裡的歇不敢把自己做的風箏拿出來一觀,還是程安瞥見他麵前成型的龐然大物,出聲道:“主子,歇是最會紮風箏的。咱們不若瞧瞧他做的什麼風箏……”
阿嬌走過來一看,訝異道:“這是丹鳥嗎?真是栩栩如生。你怎有這般技藝?”
歇不好意思地撓頭:“此乃家父所授……”
雖然歇做的風箏很漂亮,但是阿嬌放飛的還是自己做的風箏。
小鳥風箏能飛起來,阿嬌就很滿足了。卻見歇拗不過幾個新進長門宮的侍女歪纏,表演起操控風箏的絕跡。
隻見丹鳥衝天而上,似要直入雲霄。一聲清脆的鳴響之後,向下俯衝少許,圍繞著眾人的風箏盤圈,栩栩如生,真如活的一般。
阿嬌隻顧抬頭看,忽聽一道醇厚的聲音道:“仰著頭走路,小心摔倒……阿嬌腳上的傷全好了?”
她驚得身子後仰,險些摔倒。一隻手扶住她的手臂,等她站穩立刻收回。這讓阿嬌想狠狠把無禮的手打落,或是嘲諷兩句都找不到理由——開口罵人似乎是她無理取鬨。
“我的傷如何,陛下還能不知道嗎?”
太醫剛離去一日,回宮時一定會向劉徹複命。
“陛下怎麼在這?”
“孤來瞧瞧你……意欲邀你同遊。”劉徹朗聲一笑道:“如今四海升平,孤欲巡幸各地,先到雍縣祭祀天帝,再向西到張掖郡,轉北往新秦中。那裡的草原一望無際,有彆於長安的風情,阿嬌一定會喜歡的。”
阿嬌開口便是謝邀,“謝陛下厚愛……”
劉徹:“阿嬌先彆急著拒絕。姑母應下孤願一同前去,堂邑侯、隆慮侯皆在伴駕之列。你一個人獨守長門,多麼無趣。哎!實則,孤並不願此時巡幸。對匈奴的戰爭剛剛結束,民生凋敝可想而知,帝王遠行從者必不能下數萬騎,耗費頗多。”
阿嬌記得,武帝加重百姓負擔的兩個重要舉動:一個就是多次、大規模的巡幸,路途最長的一次,達成一萬八千裡大旅行。另一個是營建種種大型建築,其中之一便是建章宮,耗資頗巨。此宮閣樓有一個千個之多,房間的總數更是多達萬間,所謂“千門萬戶”,就是這麼由來的。
阿嬌一直有清醒的認知,自己的存在是異常的,但三生三世所在的空間都是無比真實的。
世上每一個受苦之人,都是真的在承受苦楚。
好比何小郎受權貴的欺辱,挨受的拳腳都做不得假。
因為征戰而死去青壯的農家,耕作都落在老弱婦孺的身上,根本無力抵禦天災。所以皇帝更改使民休養生息,緊待國力恢複。巡幸可以宣揚國威,固然很好。可耗資頗巨……錢財難道不是從賦稅中取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