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汗早料到會如此?”要不說薑還是老的辣呢,白洪大台吉就算喝了半罐子高度酒,腦瓜子依舊沒完全掉線,稍微想一想就有了正確答案。
“漢人祖先說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朕自打派遣使節邀請兩位台吉相會時,就已經想好了諸多變化。
現如今你們兩族當中都發生了變故,朕要問的隻有一句話,是否願意同族相殘?如果願意,那就下去領兵與朕並肩作戰。如果不願意,朕也不強求,更不會懷恨在心。”
其實整整一下午洪濤內心都很矛盾,既希望聽到有大軍來襲的消息,又不願變成現實。隻要這種情況一出,就說明大明內部有人與蒙古人串通,免不得又是一陣腥風血雨。
不管是哪家邊關將領大腦短路,自己都不能對他們網開一麵。這些人畢竟為大明貢獻了好幾代人,沒功勞也有苦勞,何必非要自尋死路呢。
至於說蒙古各部的爭權奪利,他不想管卻又不能不管,讓親大明的一派坐穩位置,對今後有百利無一害。
“……一定是素囊,本王與他誓不罷休!”順義王表現得很衝動,破口大罵。
“我們兵力不足,還是先把日月汗送回邊牆之內再做打算吧!”白洪大台吉仰頭喝乾碗裡的酒,給出了不同意見。
他和順義王按照約定都隻帶了2000本族騎兵赴約,根據示警的數量估算,對方至少也有兩萬人,即便加上大明皇帝的5000步卒,依舊沒有勝算。
“朕如果說南邊也埋伏了軍隊,要半路截殺,又當如何?”聽了白洪大台吉的話洪濤心裡略微有了點欣喜,好歹沒白跑一趟,至少這兩位蒙古部落首領能暫時定為親大明派了。
“……為什麼!”順義王頓時就竄了起來,瞪著眼珠子,誰是日月汗全忘了。
“因為朕要改變祖宗章法,朝中有很多人不樂意。就像你們一樣,想與大明和平共處,但手下人並不一定全願意。”這話問的簡直就是腦殘,你們家裡啥德性自己不清楚,還好意思問彆人呢。
“……我們合兵一處向東,隻要打敗東邊的敵人,喀喇沁部能保我們平安!”順義王差點被噎死,緩了好幾口氣才給出了第二個方案。
“如果我沒猜錯,此時林丹汗也應該秣兵曆馬等待多時了。隻等我們向東逃竄,大明皇帝下落不明,就可出兵向西,前後夾攻。”
去尋求喀喇沁部的庇護也是個餿主意,這個部落的崛起有點快,除了朵顏三衛和一部分土默特部投靠,真正的核心戰鬥力還無法與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匹敵,更彆提還有喀爾喀五部伺機而動。
“日月汗應該早就有了辦法,我想聽聽!”見到順義王連出了兩個辦法都被拒絕,白洪大台吉好像明白了什麼。
“你們兩部向北突圍,隻要朕還在這裡,他們就不會全力攔阻。但你們不要走遠,隨時派人在外圍遊弋,隻要發現敵人有潰敗跡象,馬上帶兵掩殺。重點是那些不服從你們的部族,趁機一個不剩全殺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