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致命缺陷(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243 字 7個月前

由不同數量組成的士兵小隊很快便融合到一起,基本拉成了一圈圓環,用相近的速度向外擴散,時不常會有突前或者拖後,但很快又拉平了。

看似隊形很單薄,卻疏而不漏,沿途碰上的任何反抗都會被幾十支槍口瞄準,速度不快,勝在穩定,從根本上杜絕了出現意外的可能性。

“把預備隊頂到第一條防線上去,吹號撤退!”看著眼前的一幕,洪濤沒挑出任何毛病,反倒有點意興闌珊,淡淡的下令收兵。

此時圓環戰線才推到第一條壕溝之外200米,對方沒有任何反衝鋒的跡象。一場幾千對幾千,既激烈又無聊的中等規模戰鬥,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偃旗息鼓了。

說激烈,是因為傷亡慘重。在明軍營地到敵軍主陣地之間幾百米空地上,倒伏了幾千具人和馬。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殺傷了如此多數量,幾萬對幾萬規模的戰鬥也不一定能做到。

說無聊,是因為場麵確實乏善可陳,既沒有重裝兵種麵對麵的硬撼,也沒有奇兵突襲扭轉戰局,甚至連弓箭手的大麵積覆蓋性拋射都看不見。

從頭至尾就是一方向前跑、跑著跑著倒地不起,然後掉頭向後跑。另一方縮在土溝裡,起身發射,蹲下,再起身發射,再蹲下。周而複始,枯燥無比。

“素囊台吉,收兵吧,張家不會讓你蒙受太大損失,我帶來的邊軍還有七千多,咱們兩家平分。”但就是這麼無聊的戰鬥,才徹底打碎了張秉忠的期望。

以前聽說皇帝禦駕親征以三萬對八萬,差點全殲了女真精銳。連同自己在內,大部分邊關將領並不否認皇帝有領兵的天賦,陸軍戰鬥力強悍,卻也全覺得水分太大。

實際情況很可能是三萬對三萬甚至更少,有沒有蒙古人趁機拉偏手還不一定。否則為何把到手的錦州又讓了出去,明顯是事先商量好的。

眼下終於信了,陸軍確實厲害,彆說邊軍的火銃,即便把神機營拉過來仍舊靠近不了半步。那彈雨射的幾乎是連綿不絕,又遠又準。在這種情況下再勇猛的士卒也無濟於事,畢竟人是肉的,碰上鉛彈一下一個洞。

“……你們兩位以為如何?”素囊台吉的心情更糟,本想趁機過來占個大便宜,把眼中釘肉中刺徹底拔除。不承想一口咬到了鐵蠶豆上,不光沒吃到肉,還把門牙硌掉了。

眼下戰鬥力最強的重騎兵十去七八,不走又能如何?不光要走,還要遠走,一旦讓卜失兔得知,想走都走不掉了。

“……”鄂木布楚的臉色更難看,這次出兵與素囊台吉合作,等於同喀喇沁大台吉白洪刺破了臉,現在連能不能順利東歸都是問題。察哈爾的林丹汗確實實力強,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哪兒還有心思琢磨彆的。

“張總兵,大明邊軍的火銃為何不曾如此犀利?”反倒是利益糾葛最遠的鄂爾多斯部吉囊額璘臣最冷靜,此時此刻了還想搞清楚這支明軍為什麼與眾不同。

“他們是皇帝的禁軍,隻有三萬來人,從設置那天起裝備的武器給養都不歸朝廷管轄。據說全軍皆用火銃,人手一支有餘。為何打的又遠又準,外人不得而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