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 我行我素(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258 字 5個月前

“先不忙著帶兵出征。古人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既然林丹汗與皇太極想在富峪城作戰,那朕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

古人又雲,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反過來想一想,他們有沒有意料不到的弱點呢?朕以為不光有,還比比皆是。隻需挑個最疼的地方狠狠來一下,不光富峪城之圍可解,還能給其重重一擊!”

可能就因為洪濤不是將領,所以考慮具體問題時反倒更容易站在上帝視角,觀察得更全麵,提出的解決辦法也更獨特,更出其不意。

古人雲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很多時候隻要能跳出事情本身,站在中立角度上不帶立場的看待問題,就恍如對廬山進行航拍,破除所有雲霧繚繞和峰回路轉,更容易看清真相。

袁可立和李如樟,包括丁順,百分百的精力全集中在富峪城,頂多考慮到了山海關,滿腦子都是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破解辦法。此時聽聞皇帝的意見,麵麵相覷,一時間無法馬上轉變思路。

“……萬歲爺以為何處才是其軟肋?”好在丁順臉皮厚,想不通乾脆直接問,絲毫不覺得丟人。

“女真大軍若想西進,糧草輜重及時補充非常重要。子良,你曾在遼東鎮帶過兵,不妨猜猜皇太極會選擇何處囤積轉運輜重?”

還是老毛病,明明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可洪濤還是要讓彆人猜,就像在課堂上提問學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他,不管怎麼穿越,哪怕連肉身都沒有,性格中的核心部分依舊如初,死不悔改。

“……”袁可立、李如樟、丁順,包括十幾位參謀聞言全都湊到了大地圖周圍,盯著上麵的一個個城鎮寨堡、一條條道路河流、一圈圈等高線,開動大腦高速運算著。

“若是由臣來統領女真兵將,會把輜重糧草先集中在海州衛城,再由此向前轉運。這裡距離大淩河不過300裡,既能滿足前線供給又不易被敵軍深入。”

大約過了一分多鐘李如樟才收起目光,給出了答案。而在他之前已經有不少參謀都露出了心有所得的表情,隻是沒有聲張。

“不錯,就是海州衛。林丹汗與皇太極不管出於何等目的圍攻富峪城,都要調集大量輜重,並做好久攻不下的準備。但他們很可能沒有料到我們會突襲海州衛,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洪濤點了點頭,示意眾人全都回到桌邊坐好。提問回答的環節結束了,下麵該洪老師當堂批改答卷,然後布置課後作業了。

其實洪濤出的這個題目一點都不複雜,彆說久經戰陣對遼東還挺熟悉的將領,就算找個陸軍百戶來大概率也會回答正確。

原因很簡單,遼東鎮的地形決定了選擇非常有限,任何人處在皇太極的位置也隻能選擇海州衛附近做為西征的轉運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