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沒有需求才是上千年來中原王朝不和朝鮮玩命的根源,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當人窮到一定程度時連強盜都不會搭理,反倒更安全了。
王在晉的話聽上去是在順著皇帝的意思說,實際上則是在用血淋淋的曆史教訓提醒皇帝彆一時意氣用事,用名牌大皮鞋去踩一堆臭狗屎。
就算踩個稀巴爛也不解氣,更沒好處。原本人家就是稀巴爛,再踩幾腳也無所謂。可大皮鞋卻有可能因此變臭、無法再穿,得不償失。
“如果不走陸路,從威海港用大海船運送輜重渡海呢?”見到皇帝麵色不太好,葉向高趕緊又提出一個新方案。
他不懂軍事,但懂皇帝的心思。這位萬歲爺那真是爺,半點委屈也不肯受,屬於睚眥必報的性格。現在既然盯上朝鮮了,就不是誰能一句兩句說服的。
與其對著乾不如順著說,至於說攻打朝鮮對大明有沒有好處,他才不管呢,坐穩內閣首輔的位置,彆讓虎視眈眈方從哲踩著肩膀過去才是重中之重。
“威海港這邊沒問題,海軍和海運都司的武裝貨船數量也沒問題,隻是……朝鮮那邊沒有合適的港口停靠,風浪稍大一點就不能用小艇擺渡,除非能在短時間內建造一兩座港口。
其實就算有港口也很難靠海船進行補給,朝鮮內陸缺乏驛道,越往北道路越少,輜重糧草運上岸之後怎麼送到大軍手裡才是問題。總參謀部在這方麵還沒有進行過仔細推演,此時無法給出準確答案。”
見到皇帝把目光轉向了自己,袁可立不動聲色的瞪了對麵的葉向高一眼,才起身回答問題。朝中某些重臣的表現很讓他失望,甚至不想與之共事。但又想不出該由誰來代替,隻能聽之任之。
可是在專業問題上他堅決不會做半點妥協,哪怕皇帝有進攻朝鮮的意圖也不能罔顧事實,拿前線將士的性命去討好。
“呃……到了春天,待朝鮮使團入貢,臣定將嚴加嗬斥,令其懸崖勒馬、回頭是岸!”眼見軍方大佬都不支持皇帝,葉向高隻好尬笑著開始和稀泥,反正是不能讓皇帝當眾下不來台。
“有些事能勸,有些事沒法勸。朕看了看往年的奏報,發現點問題。李琿得位似乎不太正大光明,有謀篡兄長之嫌,還有嗜殺子侄、囚禁嫡母之實。
這就說得通了嘛,李琿弑兄、囚母、殺侄、屠戮了滿朝忠臣,怕被朕知道之後追其責,這才認賊作父與女真勾結,試圖尋求庇護。
本朝向來以忠孝為本,如此不忠不孝不義之輩怎可高居廟堂之上!朕打算給朝鮮換個國王,今日召眾愛卿來就是想議一議誰最合適。”
如果不是時間緊任務急,朝鮮那邊的一眾反賊眼巴巴等著天朝上國的回複,洪濤真想讓在座的每位大臣都發表一下見解,看看他們是否配坐在總參軍機的位置上,有沒有能力為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