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內蒙古3(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591 字 1個月前

“……這、這……原來如此……看來朝堂之內屍位素餐者比比皆是,方某也位列其中!”這個消息對方從哲來講更具爆炸性,如果不是從杜鬆口中得知,換個品級比較低的軍將,說了也不會信。

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設計者的手段。合算早在多年前皇帝就開始布局了,可滿朝文武愣是沒有一個能看出端倪的。

興和城一戰,都以為是偶然;突襲歸化城,又擔心貪功冒進;出邊牆建城,很多朝臣以為是步臭棋;策劃朝鮮宮廷政變,更是被滿朝文武詬病。

直到借助堅城步步為營北擊金剛白城,迫使林丹汗率部向北北遷,再三麵圍攻建州女真,才能看出每一步的用意。

皇帝是先用利益分化了蒙古左右翼,使其矛盾徒增無法聯合,進而打敗了林丹汗;再釜底抽薪改變了朝鮮的立場,手段雖不齒,效果卻立竿見影。

看上去一北一東,相距幾千裡毫無關聯,實則都是殺招,最終目的不是蒙古也不是朝鮮,而是遼東。現在突然展開大反攻,逼著蒙古三部和朝鮮出兵,三麵合圍徹底解決遼東女真。

翻過頭來再想想朝臣們的表現,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像是剛剛會下棋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與老棋手過招,每一步都被算計得清清楚楚,卻還不自知,以為實力相差不多,還有一搏之力。

同時也在慶幸自己被選中當了內蒙古總督,遠離了是非之地。若是還在朝堂裡上躥下跳,指不定哪天蹦到太礙事的地方,會突然被從棋盤上連根拔起。

“杜將軍,陸軍之中可有通曉蒙語又識文斷字之人?”想到這裡,方從哲已然不再琢磨是不是被皇帝流放的問題了,而是開始認真考慮上任之後該乾什麼。

皇帝是將內蒙古托付給了自己,看上去也還算信任,可皇帝並不是老好人,而是隻笑麵虎,從來不看臣子怎麼說,隻看怎麼做和效果。

如果自己上任之後毫無作為,繼續渾渾噩噩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估計再見到皇帝時就沒有信任可言,甚至有可能連皇帝的麵也見不到了。

可是常年在朝廷中樞為官,會不會治理地方呢?說實話,方從哲還真沒什麼信心。看著彆人做指手畫腳挑毛病是一回事,真自己動手乾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畢竟是有真才實學,且在官場摸爬滾打過的老手,很快就找到了一條路,非常適合自己且符合皇帝的一貫主張,辦學!

在歸化城辦新學,教授牧民的孩子學習漢文化。往小了講,這是投皇帝所好;往大了說,這就是傳播教化,已經能向聖人那邊靠了。隻要不出大紕漏,隻會有功不會有過。

但想辦新學,光靠自己一個人不成,從家裡再找幾個幫手來也不成,必須有懂新學的教習幫襯。這時候就該往後麵看了,此行除了自己和杜鬆,還有七八名陸軍軍官,或者叫參謀。

彆人可以不清楚這些年輕人的底細,做為內閣大學士必須知道海戶司是個什麼所在,如果想找新學教習,沒誰比他們更合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