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了二百多年的兩京十三省,現在變成了一京十五省兩特區,或者乾脆點稱為一京十七省。
官僚勢力盤踞最深的根據地南直隸,和景陽皇帝軟磨硬泡死扛了近20年,沒承想卻栽在了最拿手的環節上。
《鹽法》頒布後的一係列騷亂,成了江浙地區官僚士紳們的絕唱,一直試圖保有特權、反對新政的士紳大戶、地主豪強,經此一鬨十去五六,剩下的全被血淋淋的屠刀所震懾,隻能夾緊尾巴以圖自保。
但他們想簡單了,皇帝不光要殺人還要刨根。在鹽丁騷亂的這段時間裡,《半月談》和《商報》連篇累牘介紹了各地剿匪的真相,並將一部分供詞原封不動的刊登了出來。
這下某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煽動百姓鬨事的真實嘴臉完全藏不住了,全都公之於眾,讓炮灰明白是被誰利用了,重點打擊了官僚士紳在民間的影響力。
當百姓們從報紙上得知某些南京官員、鄉紳大戶擁有多少家產、田畝,又是通過什麼手段隱匿轉嫁賦稅、逃避勞役時,不管是不是鄉裡,恐怕心裡都不太好受。
當他們再得知這些被朝廷罰沒的田畝將通過當地官府和日月銀行,采用農莊貸款的方式售賣給沒有土地的農戶時,對朝廷痛下殺手的仇恨可能也要減少幾分了。
說來說去,人類的恨和愛,無非是對利益得失的情緒反饋。誰讓自己多吃一口飯,就會對誰產生好感;反之,誰拿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利益,肯定就反感誰。
以前消息閉塞、知識少、見識短,大部分民眾算不清這筆賬,隻能當睜眼瞎被人坑。現在不是有報紙了嘛,有人幫忙算,算完了還把答案公開。
不認字也沒關係,衙門口有小吏天天講解,有時候還會走街串巷到各村和農莊裡開課,專門宣講朝廷法度。
在民間啥玩意傳播的最快?必須是流言,或者叫口口相傳。有一戶人家聽明白了,很快全村就都知道了。
道理對不對呢?無關緊要,誰覺得不對可以討論。理不辨不明,隻要有了辯論的條件,再加上官方的解釋和傳播途徑,一個月、一年、三年……總有能搞明白的時候,比世世代代一直被蒙在鼓裡強多了。
鹽法頒布所引發的餘波到此還沒有結束,年底的時候皇帝又下旨了,這次不是弄出什麼新法和新規矩,而是下了罪己詔。
大概意思就是說對朝堂裡出現了這麼多屍位素餐、貪腐民脂民膏的官員很失望。雖然皇帝做到了恪儘職守,可畢竟是官員們的君父,臣子們犯了錯當爹的肯定難辭其咎,有錯就要認!
但光承認錯誤隻是開始,既然是錯誤那就需要改。怎麼改呢?必須先找到犯錯的根源,知道為什麼錯了,今後才好留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