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高原驟變2(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76 字 1個月前

按照洪濤的本意是不打算太早乾涉雪區事務的,他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等自己把西域控製住,再把雲南、緬甸穩固好,隻靠高原上那點物產和人力啥威脅也不會有。

但失敗者聯盟要在青海卷土重來,這就不能視而不見了,更不能姑息。用腳指頭想都該明白,以林丹汗的性格,一旦他緩過勁兒來,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大明。

先不管他能恢複到幾分實力,沒事兒就從高原上溜下來搗搗亂也是非常煩人的。

那片地區人煙稀少、交通不便、氣候特殊,調派大軍駐紮防禦耗費頗多,去人少了又不管用。想一勞永逸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把危險扼殺在搖籃裡。

另外解決了青海,也對西征計劃有不小幫助。目前的陝西行都司地理位置非常被動,僅占據了祁連山以北,從肅州(嘉峪關)到涼州狹窄的一條,沒有戰略縱深,南北腹背受敵,很容易受到攻擊。

如果將青海拿下來,陝西行都司就不用再擔心來自南邊的威脅,可以專心對付西、北兩個方向。另外從青海向西也能進入西域,將來可以南北兩條路齊頭並進。

蘭州的工業基地距離西寧衛400餘裡,之間有驛道相連,正好可以作為攻略青海的後勤基地。物資彈藥人員可以在此地集結,再通過陸路運輸送往前線。

為啥不在西寧衛建設工業基地呢?那樣不是又省了400裡路。如果能成當然好,可惜做不到。

明朝的西寧不是城市,隻是個小鎮和衛所駐地,既沒有人口也沒有自然資源,交通狀況和氣候還比較惡劣,不適合發展重工業。

不過本著物儘其用的精神,洪濤也沒放棄發揮餘熱的努力。建設部的工程隊此時正在西寧衛擴建呢,還是老辦法,炸石頭壘城堡。當不成總後勤基地,可以當前進基地和屯兵所在。

之所以把李之藻和王徵兩位重臣派過來,名義上是盯著蘭州工業基地建設,實則也是在逼迫建設部將大部分資源向蘭州、西寧傾斜。有時候同僚的一句話要比皇帝下旨還好用,縣官不如現管。

“哼,老子編瞎話的時候你們還讀百家姓呢!”

李之藻和王徵開懷大笑的樣子,被站在城樓門洞裡舉著望遠鏡的孫承宗儘收眼底。他也知道這兩個人在說謊,根據就是總參謀部的參謀。

蘭州工業基地想儘快投產,除了原材料、廠房、設備之外,還得有人,準確的講是工匠,很多技術非常好的工匠。

這些人分彆來自灤州工業基地、海河機械廠和皇家火藥廠,其中有幾十人都是大匠級彆的,出個遠門得有總參謀部派參謀和禦馬監勇士陪同,比布政使和巡撫還風光。

好巧不巧,這次負責護送大匠們來蘭州的參謀以前在新軍裡任職,關係相當好,在私下裡透露了一些從大匠們嘴中得知的消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