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 機會難得(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21 字 1個月前

此時歐洲上空正彌漫著戰爭的陰雲,各國都在加緊武裝軍隊,槍炮價格一路飛漲,還有價無市。正是發戰爭財的大好時機。

此令一下,莫斯科公司的英格蘭股東們興高采烈,聯省共和國的荷蘭商人們則愁眉苦臉。

眼看著荷蘭商人就要被英格蘭商人從阿爾汗格爾斯克港擠走,劉時敏出現了。當他在港口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腦海裡馬上冒出一個念頭,能不能從大明帝國運火槍火炮來歐洲賣呢?

萬歲爺在上課的時候可說過不止一次,軍火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買賣之一。而且也是這麼做的,把邊軍淘汰下來的兵甲利器賣給朝鮮和安南,讓他們拿去打仗,然後把人家的好東西換回來。

既然能賣給朝鮮和安南,為啥不能賣給俄羅斯呢?反正離著十萬八千裡,還比朝鮮和安南物產豐富,就算大明不缺木材、毛皮、魚子醬和糧食,換點黃金寶石回去總不會賠吧。

最主要的是歐洲這邊用的火槍和火炮太落後了,也就和濠鏡澳佛郎機人的差不多,放在大明隨便找幾家能生產四輪馬車配件的機械廠就做了,成本與歐洲相比不值一提。

要不說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呢,劉時敏雖然沒在工廠裡乾過,也沒有軍隊服役經曆,僅僅參加過軍訓,摸過火槍打過火炮,卻能依靠豐富的經曆得出正確結論。

但他一開始並沒敢和任何人聲張,而是回到鹿特丹之後找到兩名夥伴磋商。這兩位都出自海戶司,標準的皇帝門生,在很多專業問題上肯定更明白。

商量的結果就是兩個字,能乾!可是還有兩個問題必須搞清楚。第一,荷蘭人願不願意當二道販子;第二,萬歲爺會不會答應。

即便明顯有利的買賣,站在不同角度看也可能適得其反,所以必須先把這兩個問題搞明白才能確定是不是好主意。

第一個問題非常好解決,也彆麻煩遠在萬裡之外的科恩總督了,直接問東印度公司鹿特丹分部的主管吧。

當那個大腹便便、一毛不發、滿臉大胡子的家夥聽說劉時敏能從大明帝國搞到便宜的火槍火炮之後,馬上找來了聯省共和國的兩名軍人。

當場讓劉時敏把火槍和火炮的樣子畫出來,又問了幾個問題,然後就拍著劉時敏的肩膀擠出一臉笑容,詢問啥時候可以啟航回國。

此時劉時敏已經不是記賬員了,而是東印度公司的特使,全權負責采購大明帝國火槍火炮事宜。當然了,這個全權不包括簽訂商業合同,印度分部的科恩總督會協助辦理。

於是時隔四年多,劉時敏再次回到了闊彆已久的紫禁城,屁股後麵還跟著個名義上的助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