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 破陣(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85 字 1個月前

為什麼八旗兵在初期作戰很勇猛呢?因為他們是軍官的帶頭衝鋒,不是做樣子,是真衝。當官的都這樣了,士兵們自然不會退縮。

但這種戰法也有缺點,那就是一旦碰上硬茬子,軍官的傷亡率會很高,屬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搏命打法。

“籲籲……”除了人之外,戰馬也感受到了戰鬥的氣息,開始不停的踏步搖晃腦袋,有些迫不及待。

“蹦巴拉蹦……蹦巴拉蹦……咦……吽……”

兩支軍隊不斷靠近著,在相距三百米左右時,葉爾羌汗國的戰鼓節奏突然加快,騎兵們隨即打馬揚鞭,喉嚨裡發出奇怪的吆喝,四支縱隊猶如利爪,呼嘯著撲向了單薄的敵人。

“轟……轟轟轟……”幾個呼吸之後,率先做出回應的不是邁著小碎步的步兵橫隊,而是處於後方的炮兵陣地。

二十多門野戰炮先後發出了怒吼,火光伴著煙霧從炮口噴出老遠,巨大的後坐力將炮車狠狠推向後方,直到撞上鬆軟的泥土堆才停下。

炮兵們小跑著衝上去,前麵的拉繩子,後麵的推車身,用最快速度將炮車歸位。於此同時有人拉開了炮閂,有人遞上彈頭,有人送來藥包,一係列動作有條不紊又快捷迅速。

當炮閂關閉後,負責瞄準的炮長開始喊口令,炮兵們則按照命令調整炮車的角度。一切就緒,炮長高舉右手,四名炮兵見狀齊刷刷的捂著耳朵蹲在兩側。

一聲巨響,炮車再次向後急退,炮兵們也再次竄起來連拉帶拽歸位。至於說炮擊效果如何,他們根本不關心,也看不見,隻是機械性的重複著相同的動作。

真正的炮兵指揮官並不在炮兵陣地上,而是站在附近的廂車頂上舉著望遠鏡瞄準了熱氣球,吊籃裡的瞭望手同時也兼顧了炮兵觀察員的工作,會把炮擊效果通過旗語傳遞下來,炮兵指揮官根據這些數據,隨時調整火炮的發射參數。

“火炮能打這麼快?”

皇太極知道明軍的火炮很厲害,也吃過不少虧,但都是在陣地攻防戰中,真沒覺得能在野戰中發揮太大作用,尤其是在缺乏防禦工事的時候。

那東西太笨重,發射頻率也太低,放在工事裡防禦很有效,攻擊城牆也不錯,可是麵對高速衝鋒的騎兵,一般來講也就發射一到兩輪就成擺設了。

但此時明軍火炮的表現令他大驚失色,發射頻率要比自己的認知快了好幾倍。葉爾羌騎兵從三百多米開始衝鋒,進入到二百米時足足挨了三輪炮擊。

位於中部的兩支縱隊應該是重點打擊對象,不斷有馬匹被擊中,然後在高速奔跑中爆出一蓬血霧,連帶著肢體四散飛濺。

即便葉爾羌騎兵表現的非常勇敢,眼看著前麵的同伴被打成碎塊仍舊拚命抽打著馬匹加速,肉體終歸扛不住鐵球,很快縱隊前麵的重甲騎兵就損失了大半,四支縱隊也成了兩長兩短,中間明顯凹進去一大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