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 大軍壓城(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55 字 1個月前

彆看王承恩整日裡跟在皇帝身邊伺候起居,像個狗腿子似的,但他還真不是隻會阿諛奉承的草包,隨口就能說出封建製弊端。

“嗯,內書堂沒白上,以後沒事多去聽聽,有利無害。不過光聽了、記住了遠遠不夠,還要融會貫通。就拿周朝的諸侯國與大明為例,比較起來也是各有千秋,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定數。”

對於王承恩的見識洪濤給予了肯定。在組建蹴鞠隊近十年時他就發現了一個弊端,小太監們的人文曆史知識有些匱乏。

雖然太監們知不知道這些都無所謂,但知道了總比不知道強,於是又加了一項課程,每旬去內書堂聽兩次課,看來還是有效果的。

“萬歲爺的大明就是最好的,不是奴婢刻意奉承,私下裡我等對比過史書裡的朝代,沒一個能與今日媲美。以奴婢的淺薄見識,今後不用再去讀史明智,全按照萬歲爺的法子去做也就是了。”

能和皇帝在一起談論如何管理國家,做為太監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但王承恩不怕,蹴鞠隊員們也不怕。

現在的皇宮裡不再有那麼多所謂的忌諱,甚至連避諱都快成擺設了,可眾人並沒有因此而對皇帝不敬,反而是發自內心的尊崇。

僅憑這一點就比史書上曆朝曆代強的多,那也就沒必要再去史書裡尋找道理了,直接拿現成的用多省事。

“看來你還是沒什麼長進,道理是為了適用所有人,而朕的辦法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沒有史書來對照,換一個皇帝生搬硬套,不光沒好處,反而會惹來殺身之禍。

橘生江南為橘,橘生江北為枳,把朕管理大明的辦法拿到這裡來就不一定好用。這些道理,光看朕的施為是總結不出來的,還是要到史書裡去慢慢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被人稱為千古一帝,尤其是開大朝會的時候,坐在高高的禦座上看著下麵幾百名千挑萬選出來的頂級精英五體投地,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會上癮的,也會讓一個人迷失。

但洪濤不會,不光沒有癮頭兒還有些惡心。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假象,那些人崇拜的不是自己,是權力。而權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啥時候沒了,啥時候就會被曾經頂禮膜拜的人唾棄。

“奴婢以為時間久了,他們說不定也能知道萬歲爺的好。”

王承恩很可能不在這些人之中,他確實是從心底崇拜皇帝,每當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出現時,總是習慣性以皇帝的答案為準。

“嗯,這話說得有點哲理了。隻要自身夠強大,交流又足夠多,哪怕什麼都不做,弱勢一方也是很難拒絕向心力吸引的。隻是時間上可能有點長……好在朕並不太在意時間,嘿嘿嘿……”

本來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卻讓洪濤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雖然麵前是戰場,可他並不發愁如何取勝,腦子裡一直在琢磨取勝之後下一步該怎麼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