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身份證(1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662 字 1個月前

“陛下此問也是臣心中所惑,隻可惜其它省份的人口統計舉步維艱,遲遲得不到準確數字,無法成為佐證。

不過臣有個想法,既然從稅賦上可以印證人口增長,也應該能反映出人口減少。經過稅務部劉尚書的大力協助,臣以為已經找到了出處。

南直隸……江淮省是最大的人口流失地。除此之外還有江西和湖廣兩省,在近五年內應該也流失了不少。

尤其是南京,據說秦淮河上的花坊十不存一。舟中鐓鈸星鐃,謨歌弦管,騰騰如沸。仕女憑欄轟笑,聲光淩亂,耳目不能自主的景象已然成了昨日黃花。

反觀天津、福州、漳州、廣州等地,近些年卻多了不少夜夜笙歌、豪擲千金的去處,一衰多興,可見端倪!”

對於這個問題孫元化沒有定論,但有推論,且不是瞎猜,有數據支持。還從稅收漲跌、娛樂場所興衰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這些好去處,孫尚書可曾親身體驗過?”

類似的說法洪濤還真沒聽說過,尤其是秦淮河的衰落,有點讓他耿耿於懷。當了20年皇帝,連自己國家最出名的夜店都沒去過,情何以堪啊!

“呃……臣隻是聽聞,未曾親至。”做為朝廷重臣,在養心殿裡被皇帝親口詢問去沒去過此等場所,也讓孫元化十分尷尬。

“去過也無妨,朕是想讓愛卿推薦……好啦,說回正題,既然統計數字可靠,那就先在這些省份裡執行戶籍法。這是三法司擬定的新法,你看看,有不妥之處馬上提出!”

洪濤還想開導開導這位年輕的戶部尚書,啥未曾親至,彆的地方不敢說,天津肯定沒少去!趕緊娓娓道來,否則就算欺君。

不過剛說一半馬上轉換了話題,當皇帝的至今無子嗣,卻對煙柳之地如此感興趣,傳出去又得惹來朝臣們的嘰嘰歪歪,不劃算。反正知道了大致位置,私下裡讓魏忠賢派東廠去打探打探,才是老成持重之舉!

“……陛下要將萬萬之眾,逐一甄彆身份!”戶籍法,這個詞孫元化倒不是太難理解,可翻開薄薄的冊頁,越看眉頭皺得越緊。還沒看完就忍不住抬頭提問,表情很愕然。

按照戶籍法裡所講,今後大明百姓每人都要發一塊金屬小牌掛在脖頸處,上麵詳細記錄了此人的籍貫、姓名和出生年月日,以及一串阿拉伯數字編號,曰身份證。

走到哪兒戴到哪兒,無故丟失要回原籍花錢補辦。各地的官府、軍隊、學堂、作坊、工廠、商戶都要以此牌為準,沒有牌子不能雇傭,甚至住店也要登記造冊。

戶部負責頒發和注銷身份證,錦衣衛則成了管理身份證的部門。誰私造、假冒身份證,抓到之後五年苦役起步,上不封頂。

雖然隻是頒發和注銷,戶部依舊掌握了很大權力,會獲得額外的預算和人員編製。按說應該是好事,可孫元化實在不理解皇帝為何要搞這件事。

耗費巨大,卻看不到太大收益。且曆朝曆代也沒聽說過此種行徑,能隔幾年弄次全民登記就非常不容易了。

“然也……孫愛卿認為不妥?”

“臣隻是……不懂陛下所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