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 捕奴令(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496 字 1個月前

以百戶或者隊為準,脫掉軍服換乘商船在各島嶼間遊弋,遇到盜匪順勢抓捕,再通過他們尋找當地人的定居點上岸圍剿。

把抓到的人全送到升龍府去,雲南貴州急需大量人口,抓多少要多少。另外還可以動員呂宋島上的百姓自發出海抓捕,由官府出錢收購,再加價賣與需要移民的省份,具體價格你們自己定。”

洪濤有既快又省的辦法嗎?必須有,而且保證好用,因為他在前幾世裡曾經用過。之前不用隻是因為不願意把南洋各國搞得雞飛狗跳,分散帝國的精力。也是想靠經濟手段嘗試能不能對周邊各國施加影響,讓他們主動靠攏。

現在看起來經濟手段效果有限,婆羅洲北部的渤泥國、馬來半島的柔佛國、蘇門答臘島上的占碑國,都以大明帝國為尊。但也有不買賬的,比如菲律賓南部諸島、蘇祿國、亞齊國等。

既然效果不是很好,洪濤也就沒心情再和他們玩綏靖那套把戲了,該用大棒子的時候就得掄圓了揍,不打得對方滿頭包他們就會認為你軟弱。

不過這次大棒子不全是軍隊,也不怎麼需要攻城掠寨滅國除家,而是換了一種表麵上比較溫和,但骨子裡更缺德的方式,掠奪人口。

之所以這麼乾,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信仰。明代的東南亞各國有個特點,與大陸相連的基本都是佛教國家,隻有柔佛國除外。與大陸不接壤的島國,基本都信奉伊斯蘭教。

這種局麵是怎麼形成的先不討論,如何才能改變現狀才是洪濤需要考慮的。他是堅決不允許在大明帝國內海當中有其它宗教勢力做大做強,包括佛教。

可是毫無征兆的向任何一個蘇丹國下手,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對穩固南洋局勢沒什麼好處。

該從何處下手呢?洪濤想了好幾年才得出一個結論,從哪個國家下手都不完美。所以不需針對任何一個國家,而是隻針對人口。

我抓人,逮著一個目標不停的抓人,抓垮一個再抓下一個,把抓到的人全送到內陸和北方去混居。在漢人占絕對優勢又沒有特權的情況下啥宗教也是白搭,分分鐘要被同化。

但抓人需要成本,由軍隊單獨來完成這件事既慢又貴。咋辦呢?古人說的好,人多力量大。隨著大量漢人移民進入呂宋島,讓他們加入到抓人的行列中來,效率立馬就上去了,成本則會大幅下降。

那漢人會不會去抓捕南洋土著換錢呢?這一點可以放心,明代的漢人自詡為文明人,但在南洋上最大的海盜團夥也是漢人。他們既是海商也是海盜,連自己國家的商船也照搶不誤。

隻要利潤足夠,再缺德的事兒也不會抗拒。如果還有朝廷背書,窮凶極惡的程度並不比同時代的葡萄牙、荷蘭等國的奴隸販子低。

人這個玩意吧,你可以不相信人性中的善,但必須充分相信人性中的惡。放開想象力,使勁兒想,也不一定能找到儘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