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 立威2(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2639 字 1個月前

洪濤隻要上了船就習慣性的站在C位,也就是舵台右側。通常而言這是艦長的位置,但為了向親手締造了海軍的皇帝表示尊敬,海軍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艦長改為站在舵台左側,右側始終空著,除了皇帝誰也不許站。

“你這話說得是不是太狂妄了?”

而這位回話的軍官正好站在舵台左側,三十歲左右,身板挺壯實,留著絡腮胡,一點都不眼熟。從他的軍銜上看,藍肩章四角銀星,從五品的武略將軍而已,顯然不是頭幾批加入海軍的,那就更不認識了。

“參謀部做過沙盤推演,隻需將兩個千戶的陸戰衛送上岸,一天之內荷蘭人如果投降還能少死點,非要死扛到第二天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見到皇帝回話了,軍官原有的那麼點局促也沒了,大言不慚的講起了狂妄的緣由,一邊說一邊用手淩空比劃,好像麵前就是作戰圖。

“那你認為荷蘭人是會死戰到底呢還是會選擇投降呢?”

先不論海軍參謀部做的沙盤推演結果靠不靠譜,能在明知道自己是皇帝且麵對麵時仍舊談笑自如,洪濤就覺得挺特彆,於是故意將話題繼續了下去。

“他們大多都是雇傭兵,漂洋過海隻為了掙錢,沒幾個會選擇拚死一搏。實際上陸戰衛都不用急於進攻,隻要擊沉了荷蘭人的船隻,斷了其逃走的希望,再用炮火猛轟幾波,讓他們認識到戰局不利,大概率會選擇談判投降。

打不過就投降在他們家鄉不算恥辱,如果軍官明知道獲勝無望還逼著士兵去無畏的送命,反倒會受到審判。”能在皇帝麵前侃侃而談,讓軍官有點小得意。

“看來你很了解荷蘭人,這也是參謀部教的?”

這番回答讓洪濤不由得刮目相看,隨著海洋貿易的發展,大明帝國裡確實有些人逐漸走出了國門,對世界有了實質認知,順帶著也開始了解外國和外國人。

但基本以海商為主,大部分國民在這方麵還是缺乏機會,正處於懵懵懂懂階段。海軍參謀部如果已經開始有計劃的對軍官進行這方麵的培訓,那真的走到了自己前麵,非常值得褒獎和推廣。

“末將駐紮在科倫坡港,那裡有很多葡萄牙人和德意誌雇傭軍。還經常奉命到巴達維亞護送商船去恩鳥港,見過很多荷蘭船長和水手。

我喜歡和他們聊天,他們隻要有酒喝也喜歡聊。荷蘭人、葡萄牙人、德意誌人都差不多,多一半是各自國家的平民,跑出來就為了掙錢。

碰到沒什麼戰鬥力的土著連騙帶打的搶下一個港口當基地沒問題,但如果趕上硬茬子拚死抵抗也會害怕,沒有足夠的人手乾脆就換地方,很少拚命。

實際上他們就是欺負土著沒有火槍火炮,如果大明商人能獲得陛下的旨意,再允許購買火槍火炮,出去轉一圈也不比他們搶的少,搞不好南洋這邊的小國都會讓他們……”

結果洪濤猜錯了,軍官對歐洲人的認識並不是海軍參謀部有意培訓的,而是他自己通過日常工作中的接觸總結出來的。還彆說,他打聽的挺全麵,連歐洲各國如何擴展海外殖民地的方式都問清楚了,並做出了個人評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