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陛下能對穆斯林友好一些,土耳其和波斯人就不會如此抵觸了!”
做為巴達維亞總督和印度委員會委員,科恩很清楚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為什麼對大明帝國懷有敵意,兩個字,宗教。
這位皇帝好像對宗教非常警惕,不光在國內大肆發展道教、打壓其它宗教,還在海外領地上搞一刀切。雖然沒有明說,實際上卻不允許道教之外的任何宗教發展。
而南洋多一半國家和勢力都信奉伊斯蘭教,大部分受到了道教的滲透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大明帝國對葉爾羌汗國的控製和同化,名聲早就傳到了阿拉伯地區,能不被敵視才怪。
“如果不發動十字軍東征,現在的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意大利也應該是穆斯林的領土,可能法國也保不住。朕隻采用了和平手段,歐洲卻發動了戰爭。你雖然是新教徒,應該也不反對教皇當初的決定吧?”
“……可是改變信仰需要很長時間、耗費很多精力,這裡有幾十個國家和勢力,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互相之間連語言都不通,陛下和帝國真要這麼做?”
科恩被噎得直喘粗氣,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從感情上講他希望大明皇帝能成功,但從理智上推論又覺得希望渺茫。如果大明帝國能把精力用在其它方麵,應該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有時候人就是這麼怪,明明忌憚畏懼一個人,卻又希望他不要犯錯。在巴達維亞的十多年任期裡,科恩已經把大明皇帝當做了研究對象,很想看看在他的領導下大明帝國能發展到何種程度,會不會誕生出一個稱得上偉大的帝國。
“朕可沒有禁止過任何宗教,在烏斯藏有佛教;在葉爾羌有伊斯蘭教;在廣州、福州、馬尼拉城甚至京城有天主教堂。如果你們願意,將來也可以建造新教教堂。
隻要遵守大明律法,任何宗教都可以在大明帝國裡存在並延續。但朕不想看到任何排它的宗教,更不想看到誰說誰是異教徒,你能聽懂其中的區彆吧?”
這句話必須是百分百的假話,洪濤不光排斥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甚至包括道教。他是個無神論者,從來不信任何神靈,更不關心來世往生。
選擇了道教,隻是為了推廣自然科學研究,純粹的掛羊頭賣狗肉。但有時候往往不能說實話,尤其做為政客,九成瞎話加一成實話已經有點超標了。
“土耳其人正在和波斯人打仗,聽說是宗教派彆之爭。陛下剛剛說的很對,宗教的地位如果太高,會對皇權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