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鐺鐺鐺……”沒等王承恩準備好紙筆,頭頂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鐘聲。
“嘿,難不成亞齊國還有援軍?瞭望長,怎麼回事!”警鐘,意味著在外圍遊弋的戰艦發現了異常情況,洪濤隻好先把葉爾羌國的問題放一放。
“……大元帥,警戒艦隊在15公裡外的海峽中發現了來自恩鳥港的通訊船,船上有緊急戰報。”不多時,旗艦的瞭望長把敲響警鐘的具體原因報了上來。
“恩鳥港的緊急戰報……讓通訊船靠過來!”
這下洪濤真輕鬆不起來了,好望角是帝國海軍的第一道防線,恩鳥港則是戰略位置非常關鍵、發展潛力極大的海外領地,如果出了問題會全麵影響帝國的海洋戰略。
“諸卿,此次出海巡視是朕提前準備好的計劃,本打算處理完亞齊國的事情再去沙廉港看看就返航。
可人世間不如意十之八九,剛剛接到印度洋艦隊急報,恩鳥港遭到了突襲,敵人來自海上,規模不詳,目前能確定的隻有來者不善。
現在印度洋艦隊的主力都被抽調來攻打亞齊國了,有道是救兵如救火,既然朕趕上了,那就要義不容辭的先去救援。
不過北方還在鏖戰,朝廷不能一直空虛,諸卿就不要跟隨朕一起遠征了。先換乘運送俘虜的船隻返回峴港,再由海軍安排船隻護送回京。
望諸卿能各安其位、通力協作,務必配合總參謀部給前線將士做好後勤工作,爭取一戰定乾坤,為大明今後數十年的安危奠定基礎。”
半個多小時之後,一艘渾身濕淋淋的雙桅快速巡洋艦緩緩靠了上來。甲板上的水手們全都穿著雨衣,顯然剛剛經曆過長途高速航行。
這種船型的乾舷比較低,長寬比很大,船身修長重心低,采用混合帆型,推重比高、適航性強。但無法裝載太多貨物,船體也不夠堅固,不能安裝大口徑艦炮,除了遠洋高速航行之外彆無長處。
在民間,這種船被稱作飛魚船,因為在海麵上升滿帆跑起來之後非常快,遇到大浪往往會爬上浪峰,遠看就像是海裡的飛魚躍出水麵。
在海軍裡則被稱為泰山級巡洋艦,與更早定型量產的華山級單桅巡洋艦一起,擔負起大明帝國海疆的訊息往來重擔。
彆看隻是通訊船,其級彆卻在戰艦和武裝貨船之上,屬於常年享受各種優先特權的存在。
船上的水手都由資深老海軍擔任,待遇同樣排在第一。普通操帆手的薪俸比海軍指揮使還高,平日在基地裡不出航時也可以去軍官餐廳吃飯。
為什麼要給通訊船水手如此高的地位和待遇呢?沒彆的理由,就兩個字,重要。再來兩個字,危險。
在沒有電報、電話、飛機、火車的年代裡,信息傳遞的速度慢得令人發指,動不動就幾天、十幾天甚至幾十天。想把時間縮短,隻能成立一支很專業的快速船隊。
這支船隊從船隻設計建造到人員選拔培訓,核心思想隻有一個,那就是快!可大海不比陸地,自然條件太惡劣,不管怎麼提高技術,安全性依舊難以保證。
常年在大海上日夜不停地奔波,難免會碰上風暴,地位和待遇如果跟不上,誰會願意整天提著腦袋拚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