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上講有陸戰衛在,恩鳥港應該會固若金湯,即便沒有救援艦隊也能堅守很久,所以時間並不急迫。朕隻是想不明白英格蘭人為何會與西班牙人在一起行動,他們幾年前不是剛剛發生過戰爭嗎?”
對於科恩的擔憂洪濤解釋的很輕鬆,而且是真話。恩鳥港至今已經占領了二十多年,除了常年有陸戰衛輪流駐紮之外,還修建了很完善的港區炮台和城市防禦設施。
以目前的武器威力,很難把大塊岩石壘砌的炮台、碉堡輕易摧毀,而五千多名陸戰衛士兵又不是泥捏的,隻要不受到重火力壓製,麵對任何國家的步兵也能占據很大優勢。
不敢說以一敵十,但依托永久工事進行防禦作戰,對抗幾倍熟練的敵人並堅守上半年還是很有把握的。
以歐洲人目前的航海能力,向幾千公裡之外一次性投送幾萬軍隊和補給等於天方夜譚。英格蘭和西班牙就算真組成了聯軍,估計登陸部隊也不會超過一萬,想靠這麼點人進攻恩鳥港就是天方夜譚。
如果僅從成本計算,支援艦隊壓根兒就不該去,可以先從容不迫的調集船隻和人手,踏實的等上三四個月,要是敵人還沒走再去不遲。
恩鳥港要塞背靠著恩鳥城,那可是擁有五六萬常駐人口,貿易路線輻射整個南部非洲的大城市,附近光科薩人的部落就有上百萬。
這些年他們在大明工具和武器的幫助下,已經東征西討占領了大片土地和人口,更把世仇祖魯人打得無法立足,早早向北遷徙而去。
科薩人早就把恩鳥城和恩鳥港,包括駐紮在這裡的大明軍隊當成了家園的一部分。彆看歐洲軍隊已經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但隻要數量不夠多,很可能連使用大明弓弩的科薩戰士都打不過。
洪濤之所以親率艦隊匆忙來援,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他已經十年沒出過遠門了,或者叫沒肆意妄為過,內心躁動不止,這才與總參謀密謀了亞齊計劃,然後以南巡為借口跑出來散散心。
但和一群土著人打仗太沒挑戰性了,如果能與目前世界上海軍最強大的西班牙,以及後起之秀英格蘭提前在大海上碰碰,誘惑力必須很大。
第二,那就是本性了,他對誰都不太放心。恩鳥港固若金湯、堅如磐石之類的結論,都是總參謀部和海軍參謀部通過沙盤推演出來的。
數據再精準也不是現實,一旦戰爭真的來了,具體表現如何還得看前線指揮官和士兵們的臨場發揮。這玩意就沒法推演了,必須親眼看看才安心。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洪濤一路上仔細研究過恩鳥港的地圖,確實找到了幾個可能被敵人利用的防禦漏洞,但並不致命。唯有一件事讓他百思不得其解,英格蘭為什麼會與競爭對手西班牙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