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救援艦隊距離恩鳥港還有30公裡時,前鋒艦隊派船回來傳遞了一個令人很費勁的消息,恩鳥港附近海域沒發現敵人船隻。
為了防止遭到伏擊,前鋒艦隊沒敢太靠近港口,更沒有試圖入港,而是繼續向西把搜索範圍擴大到了80公裡,仍舊是一條船也沒見到。
“派通訊船入港!”洪濤又不是神仙,自然也不清楚敵人去哪兒了,可是飄在海麵上也得不到答案,唯一的辦法就是派人靠近港口觀察。
這時候拿著高薪的通訊船水手就得去拚命了,如果有埋伏,或者港口已經被敵人占領,那他們返航的可能性就所剩不多了。
“會不會是見到港口防禦嚴密,沒有取勝的可能,先行撤走了?”
科恩每年最少也會來恩鳥港一趟,對於這裡的防禦能力認知僅次於大明海軍將領。見狀趕緊上讒言,因為想了一夜也沒想好該如何向總公司建議,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沒找到敵人,以後還維持原狀。
“如果是主動撤走的,恩鳥港駐守艦隊應該在港區外麵巡邏,除非它們都被擊沉了。那樣的話,這裡的指揮官就要倒黴了!”
對於科恩的推測洪濤沒有完全反對,算是可能性的一種。但發生的概率並不高,隻要恩鳥港的指揮官和參謀們不集體抽瘋,駐守艦隊可以由於數量劣勢打不過,卻不能被擊沉,可它們去哪兒了呢?
一個半小時之後,隨著玉衡衛參謀的到來答案有了。恩鳥港仍在陸戰衛控製之中,駐守艦隊也沒被擊沉,而是跟隨敵人的艦隊去了西邊監控。
49天之前,玉衡衛指揮使朱能把三艘通訊船都派出去之後,沒有把希望都寄托在援兵上,而是馬不停蹄的開始準備防禦戰。
一天之後的淩晨,隨著炮台上的大炮轟鳴聲,恩鳥港防禦戰打響了。趁著夜色,那支沒有顯露任何身份的艦隊摸到了恩鳥港外,卻沒有貿然入港,而是放下幾十艘小艇,裝滿士兵,做好了隨時登陸的準備。
也幸虧他們沒有入港的打算,否則還沒開始登陸就會吃個大虧。進港的航道上布設了三根鐵鏈,一頭固定在碼頭上,另一頭固定在防波堤上。
鐵鏈攔不住幾百噸重的帆船衝擊力,卻可以掛住尾舵,大概率造成毀傷。一旦舵片壞了,笨重的帆船就會變成無頭蒼蠅,被風力和海流推著飄向岸邊,然後在某個地方擱淺。
彆看帆船擱淺了,可是當地的水深仍舊有好幾米,不是能隨便趟著水就能上岸的。此時岸邊的炮台就會開始點名,把擱淺的帆船當固定靶打。
既然沒有上當,等天邊露出了魚肚白,炮台的能見度滿足射擊要求時,大炮依舊對登陸的小艇進行了攔阻射擊。
雖然命中率不堪入目,但效果還是有的。從劃船的動作上就能看出,小艇上的士兵們害怕極了,玩了命的揮舞著船槳,恨不得一下子飛到沙灘上。
從地形上講恩鳥港算不上易守難攻,月牙般的形狀沒有能限製水麵船隻進出的天塹,除了西側探入大海的一處岬角之外也缺乏高聳的崖壁,反倒是有很多平緩的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