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由倒不算離譜,誰也沒法反對,洪濤更是不在意。其他皇帝的後宮什麼樣洪濤不清楚,單就萬曆皇帝而言,生養在後宮裡的皇子、公主們除非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否則除了重大慶典之外連見麵的機會都不多,何來感情?
萬曆皇帝的生育能力還不錯,到萬曆三十一年已經有了7個兒子和9個女兒,隻是成年率不太高,兒子夭折了2個,女兒夭折了7個,死亡率超過了50%。
按說皇家的生活條件是最好的,皇帝的子女們應該不至於夭折這麼多。但現實很殘酷,事實上皇家的新生兒成活率與民間沒有太大差距,要是和比較富裕的江浙地區比保不齊還要低一些。
為什麼會這樣呢?洪濤必須站出來說道說道。他就出生在皇宮裡,且全須全尾活到了二十歲,百分百見證了全過程,也一直都很關注這個問題。
說起皇家子女成活率低的問題,大概要分三種原因。
第一,醫療衛生手段落後。即便皇家的生活很富裕,但在預防細菌感染方麵一點不比民間認識更深,由此而引發的新生兒疾病數不勝數。
第二,意外事故。尤其是煤氣中毒,也就是後世裡所說的一氧化碳中毒。
京城的冬天還是很冷的,宮殿建築又非常高大,僅靠火盆和炭盆不足矣提高室內溫度。明朝的工匠很聰明,他們把火炕的原理用在了建造宮殿方麵。
故宮裡的房屋大多數都是建在石頭壘砌的基座上,而這些基座裡麵有縱橫連通的空心結構被稱為火道和煙道。房間外麵的窗戶下麵有個一米多深的井叫做火井,與火道、煙道之間互相連通。
每年農曆十月,負責宮廷采暖工作的宦官會在火井中燃燒木炭,利用空氣對流原理讓熱空氣順著火道在地基裡盤旋,加熱房間的地麵。
沒錯,故宮是用地熱采暖過冬的,整座大殿的地基就是一盤巨大的火炕,人在屋裡既不會受凍又不用被煙熏,甚至連味道都沒有。
至於說得用多少木炭才能把整座大殿的地麵全弄熱,確實比較浪費,但皇家根本不在乎這點木炭,再多幾倍也用得起。
其實也不用把整座宮殿的地麵都弄熱,一般來講隻有大殿的東西耳房才會有這種結構,也就是常說的暖閣。皇宮裡的人睡覺起居通常也不在大殿裡,大部分時間都在暖閣中渡過。
這麼高科技的地暖係統又是怎麼造成煤氣中毒的呢?這就要從皇宮使用的木炭說起了。皇家禦用的木炭叫紅羅炭,是在河北易縣附近專門燒造的,優點是燃燒充分、熱量大、煙少,缺點除了貴幾乎沒有。
但也正是因為優點多,讓人們忽略了其中潛在的危險。在古人眼中木炭的危害都來自於嗆人的煙霧,燒紅羅炭時煙霧很少也不嗆人,就認為這種木炭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