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藩王宗室們覺得這些改變還是特彆難以接受,沒關係,凡事就怕比。抬眼看看皇帝是咋做的,消減宗室待遇並不是隻針對藩王,連同皇帝帶後宮也一視同仁。
大明天子每頓飯都不敢吃四個菜一個湯了,你們何德何能還要頓頓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誰敢多說半個不字那就是大逆不道,等著去鳳陽數老鼠玩吧。
“宗室所屬官員同樣減半,餘者著吏部和司禮監考核任用!”
光減少了一半宗室福利待遇洪濤還覺得不過癮,乾脆連各地王府的官員也一起減了吧。養那麼多公務員就為了盯著一群廢物王爺會不會造反純屬多餘,也起不到作用,現在國庫空虛,必須騎自行車逛夜總會,該省省該花花。
“陛下,妄改祖製,怕是不妥……”
突然間從一向溫和仁孝的皇帝嘴裡說出如此絕情的話,讓在場的五位內閣大學士,連同兩位大太監都有點瞠目結舌,一時間腦子裡轉不過彎。老好人朱賡更是惶恐,生怕年輕皇帝一時衝動犯了大忌,連忙出言勸諫。
“祖製……朱大學士,按照祖製藩王是要帶兵禦邊的,要不你擬奏本上來,由朕把祖製恢複了如何!從今往後誰若是再以此為由阻攔朕施政按欺君罪論處,誅九族!”
不提祖製還好,聽到這個詞兒皇帝突然站了起來,咬牙切齒的提出了另一個建議。見到沒人回應,又拍著桌子宣布了一條禁忌,然後瞪著眼睛喘著粗氣雙拳緊握,準備看看誰的腦袋不想要了。
有關祖製這個事,洪濤早就不放在眼裡了,更不覺得是阻礙自己前進的絆腳石。原因很簡單,前麵的十幾位皇帝或多或少都在改變所謂的祖製,早就改得麵目全非了。
這就叫榜樣的力量,憑什麼彆的皇帝能改,同樣都姓朱,到了自己這裡就不讓改呢?誰敢再拿這個理由當借口,那就是明目張膽的欺負皇帝年輕,也就可以理直氣壯的下殺手了。
“臣願擬奏本……”眼見皇帝和內閣大臣要進入最終PK模式,李贄趕緊發話了,帶頭表明了態度,堅決和皇帝站在一邊,支持削藩!
“臣也願署名……”有了李贄帶頭,葉向高選擇了跟進。
轉頭看了看跪在身後的兩位新晉內閣大學士,沈一貫輕輕搖了搖頭。現在他突然有點明白新皇帝為啥剛繼位就忙不迭的往內閣裡塞人了,為此還不惜免掉了礦稅和礦監。
沒有李贄和葉向高攪合,內閣完全可以不執行皇帝的建議。大不了辭職不乾唄,換誰上來也都是這個結果,即便皇帝強行下旨內閣依舊有封還的權力。沒有整個官員體係配合,聖旨連紫禁城都出不去,作用還不如一張廢紙。
但有了李贄和葉向高在內閣裡任職,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原本都不是朝廷重臣,更談不上派彆,皇恩浩蕩才是入閣的根本原因,除了倒向皇帝沒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