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來想獲得資金隻有兩條路,一是從內帑裡偷偷接濟,數量不能太多,畢竟皇帝的小金庫也被朝臣們監控了;
二是自行籌措,具體辦法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漕運總督好歹是漕運一把手,想弄錢根本不用張嘴,隻需點點頭,假裝看不見一些事情,自然會有人把銀子送上門。稍微豪放點、步子邁大點,就能把軍費湊齊。
當然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按照洪濤的計劃,隻需扛過頭一年,越往後情況會越好。眼下不是正在計劃著消減宗室用度嘛,隻要把這件事搞定,朝廷每年會省下大量財物。到時候和內閣、六部做筆交易,把錢大家分分,自己得到的部分正好用來補貼海軍。
要問朝臣們會答應和皇帝一起貪墨國庫裡的財產不,洪濤敢拍著胸脯保證,隻要自己有一點意思,六部九卿們就會主動提出分配方案,還特彆合情合理。
實際上也不算瓜分國庫,無非就是各個部門都有用錢的需求,以前沒錢隻能等著,現在有了,多少分點雨露均沾嘛。
在他們眼裡,這個偌大的國家就是私產,皇帝和官員都有權占有,隻是在各方該占有多少的比例上還沒有成熟的潛規則,每次都要通過各種方式斤斤計較。
假如皇帝想打仗,那大家一起說沒錢,因為打仗獲得不了利益,北方的土地苦寒,拿過來也沒人樂意開墾,漢人又不善於放牧,花那麼多錢打來打去純賠。
要是皇帝說大家一起投資去更有效率的搜刮民脂民膏,然後按照股份坐地分贓,官員們的態度馬上就會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誰家還拿不出幾萬、幾十萬兩銀子嘛,看不起誰呢!
可惜自己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官員們的想法,更不能不顧他們的意思特立獨行,隻能接著騙,用各種利益誘惑他們合作,慢是慢了點,彆無它法。
說白了,皇帝隻是利益集團的代理人和股東,有時候能混個董事長,有時候連CEO都坐不穩。不管想乾啥,全離不開官員的輔助。
皇帝的主張符合官員集團的利益,他們支持,反之則對抗,急眼了就換個CEO和代理人。就算是權力最大的開國皇帝,依舊不能完全拋開官員集團的支持,總是要拉一派打一派的。
當然了,官員集團裡麵也不是鐵板一塊,為了利益分配經常會拉幫結夥狗咬狗一嘴毛。但畢竟是內部矛盾,分贓不均而已。誰要是想動他們的蛋糕,彆說隻是個凡人皇帝,玉皇大帝來了也得讓他們乾翻在地。
所以說洪濤根本就不打算和明朝的官員講理,講了也沒人聽,有個彆忠心為國的也起不到作用。想按照自己的理念辦事目前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坑蒙拐騙,用各種手段從官員兜裡掏錢。
剛開始掏不出來也沒關係,那就退一步,夥同官員去坑害國家和百姓,然後分點贓。用這些贓款把自己武裝起來,啥時候有能力掀桌子了再挨個算賬。
命可以留下,家產必須交出來,少一兩銀子,沒說的,株連十族,殺他個乾乾淨淨,還不用擔心殺錯,個頂個都是老家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