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東林書院(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298 字 10個月前

剛聽說此事時誰也沒當回事。削藩,說著簡單做著難,挨個數數,之前的哪位皇帝不比現在這位根基深,結果還不是誰也不敢做、不能做嘛。喊喊也就算了,估計連內閣都說服不了就得半路夭折。

東林書院同樣也沒太當回事,更不想讓削藩的話題影響了外察大計,隻是為了應對浙黨才派了位禦史出麵,打算在朝會上壓一壓年輕皇帝的銳氣,彆讓浙黨獨美。

結果依舊很出人意料,人人都覺得木訥、少言寡語的皇帝突然像換了個人,不僅言辭犀利、思路清晰,還懂得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震懾。

一上來沒說幾句話先把欽天監正推給了東廠調查,理由還那麼讓人無法辯駁。緊接著又把代表浙黨出麵的給事中懟得不敢再言語,同時代表東林係的禦史也沒占到啥便宜,全弄了個灰頭土臉。

聽到這個情況,書院裡最核心的六個人不得不聚在一起,根據京中官員的書信內容進行了一次比較仔細的推演,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皇帝的表現不是真實體現,有人在背後慫恿、指點甚至操控。

這種推論非常符合普遍邏輯,再聰明的皇子,十幾年沒接受過正統教育,僅僅聽了兩年經筵就能在朝堂上興風作浪,不太合理。

即便真是個治世的天才也需要有人輔佐,孤掌難鳴嘛。更何況這位皇帝打小就沒顯露過任何天分,反倒是在懦弱、愚鈍方麵挺有建樹。

既然如此,該針對的目標就不是皇帝了,而是藏在皇帝身後的某些人。不把他們挖出來,以後還得出現類似情況,如果讓浙黨趁機做大,這些年的隱忍和努力全將付之東流。

可誰是藏在皇帝身後的人呢?彆看東林書院距離京城幾千裡遠,對朝堂的掌控卻一點沒放鬆,任何風吹草動皆能在一旬之內得到詳儘彙報,如遇特殊情況,三四日內就會有快馬送信,很有點在野組織部的意思。

經過兩天多的仔細推敲,顧憲成和其他五位東林書院創始人大致上有了結論,兩個人的嫌疑最大,司禮監秉筆陳矩、內閣大學士李贄!

陳矩是先皇的親信,現在新皇帝繼位了,他若想保住職務和地位必須得做點什麼。李贄則是東林書院長期的敵人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講比浙黨還危險。

東林書院,包括顧憲成本人推崇的思想體係叫心學,由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創立。而李贄的泰州學派也是來自心學體係,從傳統上講,顧憲成和李贄應該算同門,怎麼排輩分另說。

俗話說的好,同行是冤家,同門鬥法也不罕見。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古代中國,全世界皆一樣。比如說基督教、東正教就是師出同門,結果變成了對手。再比如說中東地區的各教派,包括猶太教,實際上也是同門師兄弟分家,最終勢同水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