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錢一本,武進人,萬曆十一年進士,當過知縣和福建道巡察禦史,因參與彈劾張居正得罪了萬曆皇帝,被削職為民。
他對易經非常有研究,更精於卦象,放到後世,這些學問頂多能混個民間大師,但在古代可是實打實的高深學問,類似於後世的哲學家。
“觀當今聖上的所作所為,勤勉有加、待人寬厚,隻可惜能力不夠,循規蹈矩有過之,勵誌圖新尚不足。突然提起削藩一事不像本意,背後應有推手。
昨晚想了一夜略有所得,李贄與陳矩嫌疑最大。他二人一為內相一為大學士,如若勾連起來蠱惑陛下,怕是要出大事……諸位意下如何?”
顧憲成沒有馬上表態,等大家全都落座,喝了口熱茶潤潤喉嚨,才把心中所想娓娓道來,邊說邊用手指輕叩桌麵,很有節奏感。
“妙啊!小弟也有此意,隻是未曾參透背後之人,聞涇陽兄一番話才有所頓悟。聖上登基之後親自提拔的官員寥寥無幾,少有要職,唯獨李贄特殊。當初我們也議過此事,以為是東宮情誼,現在看來怕是沒那麼簡單!”
顧憲成的推論馬上得到了讚同,支持者就在對麵,個子不高,瘦小枯乾,看著比顧憲成還老,實際上小了足足一輪。
他是東林六君子之一的高攀龍,無錫人,萬曆十七年進士,因彈劾首輔王錫爵被貶廣東揭陽,上任不到一年就致仕回家,專心於研究學問,是顧憲成的好友兼東林書院主講。
“嗯,有道理,李贄在錦衣衛詔獄中頗受照顧,就是陳矩暗中打了招呼。隻是不知他二人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又計算得如此清楚。假若先帝沒有突然駕崩,李贄老兒怕是熬不過幾年!”
讚成顧憲成推論的不止高攀龍,他身邊的白胖子馬上也點頭稱是,不過這位顯然有不錯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個更複雜也更值得揣摩的問題。
“嘶,我素,慎言啊!”聞得此言,坐在顧憲成左手一直端著茶杯沒說話的高個子老者挑了挑長長的眉毛,忍不住出言阻止。
同伴話裡的意思他聽明白了,李贄年歲已高,過了今年不見得能挺過明年,如果沒有先知先覺的神力,按照萬曆皇帝當時的身體狀況誰能熬過誰很難講。
要是死在萬曆皇帝前麵,那再怎麼蠱惑太子也是無用功。這一點明顯有些說不通,政治投資需要成本核算,回報率太低或者風險太大的事情誰會大手筆投入呢。
唯一能有的解釋就是有人事先料到了萬曆皇帝會突然駕崩,這才想辦法接近太子加入東宮係,等太子繼位之後順理成章的以潛邸舊臣身份登堂入室,藏在新皇帝後麵攪風攪雨。
可是做為官員也好、子民也罷,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私下議論先帝駕崩有可能是人為設計,就等於指責現任皇帝有弑父篡位的嫌疑,太駭人聽聞,也太不符合禮法,一旦傳出去必將招來滅族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