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又贏一小局(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350 字 10個月前

再多挑點應該也能辦到,但考慮到保密和後勤補給問題,五百人已經不少了,隻要能做好這一步,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就不愁沒兵可用。

準確的講這五百親軍不是兵而是將,或者叫中下級軍官。有他們在隨時隨刻都可以拉起一支幾萬人的隊伍,隻要槍械火藥夠數,用不了幾天時間就能具備相對比較強的戰鬥力,至少不比京營裡的兵差。

這就是純粹火器部隊的優勢之一,不需要太長時間的訓練就能具備戰鬥力。也是洪濤的底牌之一,目前明朝官員還不太清楚成建製熱武器的威力,也就不會太把這支小規模軍隊放在眼中。以有心算無心且知己知彼,勝率大很多。

“陳矩,兵仗局和內官監掌印由你負責,如沒有把握趕緊想辦法替換掉,暫由鄒義掌管。鄒義,事成之後來找朕拿圖樣,所需材料需從宮外采辦,屆時會有匠人指點,你隻管讓參與的人全閉緊嘴巴!”

光有火藥和人手不成,還得有槍才能腰杆硬。此時京營、邊軍、衛所使用的槍械禦馬監裡都有配備,但洪濤一個也沒看上眼。做工太粗糙、材料太簡陋、射擊效果很差。

不過這不是啥大問題,洪濤本來也沒打算以明代槍械為基礎一步步爬科技樹,隻要有了產量穩定的鋼材,簡易車床、鑽床立馬就能造出來。

讓原本具備初級金屬加工技能的工匠們熟悉幾個月,鑽出合適的滑膛和線膛槍管必須沒問題。如果不是化工產業跟不上,說不定明年後年就可以試製金屬殼定裝彈了呢。

試想一下,兩軍陣前,己方士兵啥也不用乾,先哢哢哢往槍膛裡一下子壓上五發子彈,從四五百米之外就能進行壓製射擊,幾個呼吸間又裝彈完畢,對方的兵將會有何種感想?

在這個時代裡什麼樣的騎兵才能冒著槍林彈雨持續衝鋒?不用太多,一萬裝備了栓動步槍的軍隊,再加上兩萬後勤兵和炮隊,必須能把北邊的高原和東邊的山地全橫掃一遍,包括朝鮮半島。

也彆整天帶著辣白菜朝覲了,直接變成大明帝國的第十四個行省,大家都踏實。名字自己都想好了,海東省,著重發展礦業、漁業和捕鯨業。

順便還能為將來有可能的東渡日本列島作戰奠定地理基礎,隔著東海運兵太遠,隻有對馬海峽就容易多了。

啥朝鮮問題、啥倭寇騷擾,直接滅了你們老家,再大規模互相移民,用不了二十年就可以讓一個民族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一勞永逸!

“王承恩,通知蹴鞠隊今日加練,即刻去北操場集合!”想著想著,洪濤覺得嘴角有液體滴落,好像還被小太監看到了,他正在憋著笑。

這哪兒行啊,白日做夢都不讓做踏實,那就彆怪咱心狠。反正皇帝餓了有甜食房十二個時辰供應糕點,我看伱們跑幾圈再踢兩刻鐘球之後肚子餓不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