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乃晉江浮橋人……嶽峰兄所言忙在何處?”李廷機沒太聽懂,殿試和自己家鄉有關係嗎?
“忙著找人去收糧食啊!隻可惜為兄家在泰安州,近年來風不調雨不順,沒有多餘糧食可屯呐!”蕭大亨指了指前麵那幾條行色匆匆的背影,話裡的味道多少有點酸。
“糧食……陛下的賑災新法?他們在打糧食的主意!”一言點醒夢中人,李廷機聽到糧食兩個字,眼珠子徒然瞪得溜圓。
“然也!陛下年輕氣盛,做出拿內帑購糧的荒唐事。殊不知這些糧食災民分不到二成,餘下全得入了彆人腰包。”
蕭大亨重重點了點頭,剛剛聽到皇帝的計劃他就想直言其中不妥之處,怎奈當著一眾同僚,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自己年事已高,即便皇帝不嫌棄也在這個位置上乾不了多久了。俗話說的好,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沒必要為了年輕皇帝的心血來潮弄得晚節不保。
“原來如此……嶽峰兄,小弟還要去公布中榜之人,先走一步!”李廷機這下全明白了,合算溫純那幫人匆匆忙忙離開是趕回去找人商量趁機收購糧食,準備宰皇帝一刀了。
確實,和白花花的銀子比起來,殿試題目是否合適就不算啥大問題了。不就是少了幾十個進士嘛,再過三年還能繼續考。但錯過了這次天賜良機,再過十年恐怕都趕不上一次了。
這麼千載難逢的好事,自己就該眼巴巴看著嗎?必須不能夠啊,即便家族不在產糧區,可咱有個好老師。沈閣老雖然已經致仕,但做為當朝閣老門生故吏遍天下,依靠這些關係買糧和屯糧也不會比任何人難。
“唉……山雨欲來風滿樓,是時候回家鄉看看嘍!”看著李廷機輕快的腳步,蕭大亨不由得搖頭歎息。自打沈一貫請辭,浙黨內部就一直在為由誰接替爭論不休,其中李廷機的呼聲就很高。
但從今日之表現來看,遠遠達不到領軍人物的水平。由此可見今日浙黨雖然架子沒倒,卻已經外強中乾了。自己與其跟著他們無頭蒼蠅一般亂撞,不如趕緊脫身,離開這個變化無常的大漩渦。
如果沒有賑災新法的提出,自己還能邊走邊瞧的再乾幾年,可皇帝掏空了內帑購買糧食賑災,大臣們表麵高呼萬歲,背地裡沆瀣一氣哄抬物價,試圖大大的掙一筆。
到底誰能贏目前真看不清,可結局如何卻可以猜到。假如皇帝贏了,參與哄抬糧價囤積居奇的官員勢必會大賠特賠,絕不會善罷甘休。要是皇帝把內帑賠光了也沒起到太大作用,君臣翻臉的可能性也很大。
反正不管是何種結局,君臣對抗的局麵都無法避免。如果自己還在朝堂就隻能二選一,要不跟著群臣對付皇帝,要不就幫著皇帝清理朝堂。
按照皇帝的意思,賑災新法並不是馬上開始執行,還需視各地災情輕重來臨時決定。頒布新法安排藩王宗室、責成當地官員配合都需要時間。與其到時候想走走不脫,不如提前躲避穩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