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聽說城內房屋被大水衝毀了不少,受災百姓超過千戶,該如何安撫啊?”第一波攻勢被擋了回去,洪濤馬上開始了反擊。
“戶部開倉十萬石平糶!”救災的第一大機構是戶部,誰躲了戶部尚書也躲不了,索性主動提出救災建議。
平糶是官府用來平抑糧價的手段,這次的水災影響到了大運河通州段,傾覆了二十幾艘漕船,很可能會引發恐慌氣氛。如果城內居民大量屯糧,糧價就會上漲,這時戶部開官倉用平價售糧,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僅僅靠平糶不夠,受災百姓的家已經毀了,糧食價格再平穩他們也買不起,還是要餓肚子的!”但皇帝不滿意,又提出個更實際的問題。
“今年的秋賦還沒收上來,太倉府庫皆空虛……”一聽說要錢,戶部尚書趙世卿立馬就黑了臉,半點不肯掏。
“府庫空虛、府庫空虛!宗室俸祿減半,朕和宮內也快吃糠咽菜了,府庫還是空虛。太倉下麵是不是有個大窟窿,無論摟錢的耙子怎麼往回扒拉始終也填不滿?”
洪濤當然知道太倉空虛,自打萬曆朝中期開始朝廷就時不時寅吃卯糧了。怪的是自己登基以來半點政績工程沒弄,乾的全是節流,又沒發生大的戰事,太倉的狀況不光沒好轉還越來越窮了。
這些節省下來的錢沒花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沒花在軍事行動上,還沒減免老百姓一錢賦稅,更沒落到皇帝手裡,那它們都去哪兒了呢?答案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說出來隻是為了惡心人玩,半點作用沒有。
“……”果不其然,聽到皇帝要算賬,六部九卿和內閣大學士們全都默不作聲了。
“臣惶恐,請陛下明察!”唯有趙世卿不能沉默,他管著戶部,這不是當著和尚罵禿子嘛。
“明察……朕敢打保票,戶部的賬目沒有絲毫問題。算啦,還是說說災民的事情吧,他們可等不了,一天不吃飯就會餓死人的。
戶部沒錢不要緊,朕還有忠義之士解囊相助,就在你們來之前,歐羅巴廟番僧利瑪竇托內官帶話,願捐贈銀三萬兩用於救濟京城受災百姓。
眼看就要入冬了,區區三萬兩隻能顧及吃喝,無暇其它,日後又該如何?朕知道太倉空虛,也就不為難諸位了,此次受災民眾悉數入皇莊做事吧。
這筆銀子朕本不打算要,我大明帝國恩威四海,怎可靠幾個番僧施舍度日。現在看來不想要也得要了,太倉沒錢,總不能看著百姓餓殍滿城。嗚呼哉,長此以往,祖宗的基業怕是就要毀在朕的手裡了……還有你們!”
查戶部的賬?這個要求真是理直氣壯,也真是無恥至極。若是連賬目都做不平,這麼多進士及第、進士出身的腦袋瓜子豈不是白長了。
查是一定要查的,但不是現在,等著吧,真到能查的時候不用任何人說,這筆賬都要仔細算一算。到時候就不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走過場了,不抄家抄出兩個太倉不算完!
可目前不是說狠話的好時候,災民們吃不上飯不會罵戶部尚書,也不會罵左都禦史,排在前麵的除了老天爺之外可能就是皇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