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詳細則是指把工作範圍都指明了,不用介紹也能從名字上看出來這個部門是乾啥的,反之,也能看出不能乾啥。
這就是朝臣們最終的底線,另立門戶可以,但必須提前說好工作範疇,防止皇帝以後掛羊頭賣狗肉隨意添加屬性、擴大規模。
換句話講,朝臣們對皇帝觸碰兵權萬分警惕,有一點沾邊都要仔細探查清楚,並嚴加防範。結果洪濤提出與海軍、水師有關係的名稱全被否了,不得不選擇退讓,捏著鼻子接受了臨時工待遇。
“馬上派人把這份密函當麵交與袁可立……慢著,叮囑張然一定要小心意外,多派人手護送!”
好不容易有了結果,洪濤還不能閒著,一字一句口述,讓王承恩代筆把大致會議精神寫在紙上,準備傳遞給在海河造船廠等候消息的袁可立。
雖然沒有爭取到最佳結果,好歹有個正四品頭銜也不算太糟。至少以後可以大搖大擺以提督旗號滿海麵巡邏了,有衙門有大印有編製,不用再掛羊頭賣狗肉充當漕兵。
最主要的是擁有了合法武裝,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這次又讓洪濤給騙了,皇帝所說的火銃、火炮,與目前明軍使用的火銃、火炮根本不是一種東西,更沒在數量上有所限製。
估計在朝臣們的腦海裡,想不到一支比巡檢司強不了多少的半正規武裝會裝備太多熱武器,多貴啊,海戰也用不上遠程武器,還是接舷之後用冷兵器互砍為主。
另外他們更想不到的是天津衛被海匪襲擾也是假的。不對,不能說全假,海匪確實來了,攻打炮台、殺死衛所兵將、搶劫沿途村鎮都是真的。
但那些海匪是被袁可立叫來的,為了配合他們登陸還把當地衛所駐軍的巡邏時間和防禦薄弱處一股腦告之,完事之後又用海河造船廠的船隻送其安全撤離。
如果沒有欽點海上剿匪緝私提督天津衛造船事務衙門,怕是連袁可立自己都想不通皇帝為啥要如此行事。合算這是一出苦肉計,專門為把海河造船廠從漕運總督衙門分離出來找的借口。
不這樣做皇帝就沒理由拍桌子瞪眼叫囂禦駕親征?沒有實打實的威脅和解決不了的難題,那些官場老油條怎麼可能甘心給皇帝增加一分力量。
現在一切都順理成章了,海剿衙門是在皇帝感到危險,朝臣們又無力分憂的前提下,經過一番鬥智鬥勇才得出的折中結果。既不是皇帝的意誌,也不是官員們的選擇。
有時候吧,騙人的竅門就體現在兩邊都不滿意,又兩邊都很努力上了。隻有這樣,受騙的一方才不會覺得被騙,甚至沾沾自喜沒有令對方輕易得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