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569 字 10個月前

廣東倒是有目前唯一允許海外藩國朝貢的廣州港,有太監把持的提督市舶司。但還有朝廷管轄的市舶提舉司,這兩個部門說是合作關係,實際上多為互相監督提防,誰也沒法完全做主。

李贄赴任才一年,無論背景多硬,畢竟是初來乍到的過江龍,根本做不到上下左右黑白通吃。況且這裡還有三司、巡按、總兵等職位,也是互相牽製的作用更大,想公然包庇雪花榨糖廠走私無異於自尋死路。

但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在廣州有個專門負責與海外商船交易的組織,想和海外商人做買賣必須得通過它來進行才合理合法,否則就算走私。

這個組織叫三十六行,是由很多手工業團體和商人湊起來的大雜燴,所包含的行業類彆絕不止三十六個,且得到了當地官府認可,算是個半官半民的機構。

說起來三十六行也是明朝海禁的副產品,從其出現到壯大的過程中就能看到明代統治者既要、又要,極度自信又極度不自信的矛盾心態,以及對外部新鮮事物毫不關心,老子永遠天下第一的頑固愚蠢思維模式。

朱元璋做為勝利者,自然而然的要以自己為中心製定國策。但以他的出身和見識又不知道該怎麼治理偌大的國家,隻能以元朝製度為基礎塗塗改改之後把作業勉強抄完了。

但元朝是失敗者,必須找到失敗的原因並改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那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元朝最根本的缺陷是什麼呢?

“元以寬仁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

朱元璋說元朝統治者管的太鬆了,隻要把稅收上來,對於地方上的事情愛搭不理。刑罰還很輕,不重視對民眾的約束,才使得他這樣的草頭王有機會可乘。

怎麼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呢,既然寬不成那就嚴唄。你向東我就朝西、你說黑我就說白、你往左我就朝右,伱擁護的我就反對!

於是乎,元朝比較重視商業,明朝改成了重農抑商;元朝比較開放,明朝直接閉關鎖國;元朝的社會管治力比較弱,明朝乾脆用戶籍限製人口流動,美其名曰各安其業。

效果嘛……重農抑商的結果就是朝廷收不到商業稅,但官僚資本卻大肆走私,把利潤全裝到私人腰包裡去了。農業沒發展起來,商業還萎靡不振,最終明朝是窮死的,但官員們卻個個肥得流油。

閉關鎖國,讓原本屬於宋朝、元朝貿易版圖內的東南亞各國逐漸被歐洲殖民者占據,變成了經濟掠奪明朝的前哨基地。間接還導致明朝的造船、遠洋水平急速下降,等於把大海白白拱手送人。

社會管理嚴苛,出個門還要帶著介紹信,進一步抑製了商業繁榮,禁錮了思想和文化交流,讓好端端的國民逐步變成了被圈養的牲畜,隻知道乾活交稅,對外界啥也不關心、不了解。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