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擺駕仁壽宮!”說起給朝臣們上眼藥,洪濤渾身都是勁兒,吩咐一聲拔腿就走。
仁壽宮,自神宗皇帝駕崩之後成了太皇太後李氏的寢宮。這位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很強勢,連張居正都要敬畏三分,同時也很明智,自打兒子死了孫子繼位就不再多理朝政,一心一意禮佛。
也正是此種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態,讓六十多歲的她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反觀皇太後王氏心思就有些重了,不太甘於退居二線。兩個人站在一起年齡差了18歲,可根本不像婆媳,更像姐妹。
“孫兒見過皇祖母、兒臣見過母後……”巧了,今天仁壽宮裡不僅有太皇太後還有皇太後,洪濤倒是不在意多行一遍禮,更不在意嘴上甜點。
從公論,這兩位女人還是比較賢惠的,沒怎麼給國家添亂。從私講,她們對自己不錯,在冊封太子的問題上一直堅持原則。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自己弄死了她們的兒子和丈夫,多一些尊敬也不為過。
“皇上在家就不用多禮了,好像又瘦了些,去讓你母後看看是不是?”
李氏對皇帝的到來並沒顯得太過驚喜,一方麵吃齋念佛心性平和,一方麵隔三差五就來問候,接觸多了也就少了些客套。
“我兒確是瘦了,這麼黑,可是朝政辛苦?你父皇在的時候就不省心,這幾年可苦了你。”王氏則不然,皇帝剛在旁邊坐下就捏捏胳膊腿,噓寒問暖。
“這幾日釣魚多了點,日頭太毒,待天氣轉冷也就白了。”洪濤對這類過於親昵的動作有些本能抵觸,但又不好表現出來,隻能轉換話題,專找不愛聽的說。
“罪過罪過,老身不知道又要念多少遍經文才能求得佛祖寬恕!”一聽說皇帝又去釣魚了,太皇太後立馬黑了臉,雙手合十衝著佛堂方向猛拜,滿嘴都是埋怨。
但也隻能是埋怨,她這個孫子主意大得很,認準的事情誰說也沒用。消減宗室待遇如此,釣魚也是如此,翅膀硬了,不好管啦!
“就是就是,風吹日曬的,想吃魚何必親自去釣……王承恩,是不是伱們蠱惑皇帝的!”王氏也不喜歡釣魚,但她更強勢一些,說不動皇帝乾脆就去找太監麻煩。
“敢不去朕就砍了他們的腦袋!”王承恩肯定不敢說是,也不敢說不是,隻能低著頭裝死。好在洪濤不是真孝順,獰笑著一句話就把問題解決了。
“唉……哀家也說不動皇上,可皇後的肚子為何一直不見動靜?”王氏隻能長歎一聲,但還不死心,又提起了幾乎每次見麵都要提的問題。
“得,看來祖母和母後都不太歡迎朕,隻能走嘍……”對於這個問題洪濤就沒法顧左右而言他了,任何瞎話也掩蓋不了結婚6年無兒無女的事實。
但他有個絕招化解,那就是耍賴加不要臉。無論誰提起這個問題立馬扣大帽子,再不停嘴真敢抬腿就走。反正自己是天子,喜怒哀樂變化無常,誰還敢翻臉不成。次數多了,習慣了,也就沒人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