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留步……葉某有事請教。”皇帝不悅,拂袖而去,朝臣們自然不必再待在直房,也都紛紛散去。但有一個人沒走遠,就守在直房門口,低聲叫住了王安。
“嘿嘿嘿,葉大學士,咱家是替萬歲爺辦事的,該說的萬歲爺已經說了,不該說的借給我一百個膽子也不會說。不過萬歲爺對葉大學士還是很看重的,隻要堅守本分,不去做那些喪儘天良的事情,就不用擔心惹來天怒。
沈閣老年歲已高,處理大事的時候明顯力不從心。以咱家的眼力,內閣之中唯有葉大學士資格最老,也最能體會萬歲爺的心意,前程可期啊。”
看著有些忐忑的葉向高,王安不由得在心裡再一次把萬歲爺的形象與偉岸看齊。十九歲冊封太子,二十一歲登基,看過的書怕是還沒自己多,卻能和這群老奸巨猾的大臣們鬥個旗鼓相當,必須是天才。
轉眼四年過去了,年輕的皇帝手段愈發老練,早已超越了先帝的水平,開始反守為攻,一步步把那些不聽話的大臣引向了事先挖好的大坑。
如果不出天大的意外,這次皇帝將要全麵獲勝。不僅能找到足夠借口清理朝堂裡的羈絆,還能借助大臣的家產賑濟災民,百分百的一箭雙雕。
之後的一段時間,朝堂裡任何一支勢力都難以再和皇帝正麵抗衡。聯合起來?當然可以,但不等他們磨合好,皇帝就會再次主動出手,到時候朝堂裡還能有幾張熟悉的麵孔存在真說不準。
皇帝在剛登基的時候就和自己講過,他可以治理好偌大的國家,什麼都不缺,唯獨缺時間。短則十年,多則二十年,帝國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巨變。
這才剛剛過去四年,皇帝就從被動防禦轉向主動進攻,照這麼下去可能用不了十年就能看到成果。到時候朝堂裡是個什麼樣子,憑自己的腦子真的無法想象。有可能、大概其會像當年的太祖皇帝吧,一言九鼎!
哦,不對,熟麵孔還是有的,比如內閣裡的部分大學士,包括葉向高。他們雖然有可能知道部分官員暗地裡做了什麼,卻沒有直接參與,不在打擊範圍之內。
皇帝說了,能不主動做有損於國家的事情已經屬於合格的官,要是還能抵禦各種誘惑始終堅持本心,就是百分百的好官。這種官在大明是稀缺人才,不光要保留還得重用!
王安走了,葉向高依舊站在直房門口苶呆呆發愣。信息量太大,啥叫堅守本分就不用擔心天怒?啥叫沈閣老力不從心自己前程可期?難不成皇帝要大開殺戒以泄私憤!
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接替沈鯉當內閣首輔不僅不是好事,還將惹來禍端。屆時朝野上下肯定罵聲一片,皇帝扛不住重擔就得落在自己肩上。
這種活兒不是萬年一遇的治世天才最好彆接,輕則裡外不是人灰溜溜下台,重則被萬人唾棄身敗名裂,禍及全族。反正不管怎麼做都是出氣筒和替罪羊,沒有一點好處。
可事到如今明白也晚了,主要是躲不開。皇帝剛剛要求六部九卿和內閣大學士去監督各州府執行新法的情況,自己轉頭就告假,等於表明了對抗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