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隻看了幾眼,表情就逐漸猙獰起來,最終還是沒忍住,站在教室門口當著二百多名小太監破口大罵,詞彙還挺新穎,讓不少有隨身帶著小本子的趕緊拿出來偷偷記錄,這可都是金口玉言!
“啊……都殺!”陳炬已經沒心情琢磨罵人的語句是否獨特了,一句通通該殺讓他的小心肝差點蹦出來。
“要是能殺朕就不用怒罵了!有沒有核實過,這兩個人真是孔家的?”
剛剛還暴怒的麵龐,現在又換成了滿滿的無奈,眼神裡還有一點點希望,希望三法司搞錯了,或者陳矩的工作不太認真。
“人犯就在刑部大牢,已經驗明正身。”陳矩哪兒知道皇帝心裡是啥滋味,非常肯定的把這絲希望給掐滅了。
三法司會審的結果挺有意思,如此大規模的糧荒,始作俑者和推波助瀾者隻有區區幾個商人和縣吏,連個縣官都沒有,充滿了挑釁的味道。
如果僅僅是挑釁洪濤也就忍了,咱是沒臉沒皮沒底線的三無皇帝,豈會在乎這種不疼不癢的譏諷,此舉不正說明了對方的無能。
但在這幾個罪魁禍首中有兩個姓孔的比較紮眼,他們的名字後麵被人用小楷注明:曲阜內孔小宗戶頭!也正是這八個字讓洪濤怒不可遏。
字是陳炬寫的,一眼就能認出來。什麼意思呢?曲阜,地名,隸屬山東兗州府,是座縣城,當地最知名的不是農作物也不是動物、礦產、手工業產品,而是人,孔子的後裔嫡係北宗一直居住在此,世襲衍聖公。
內孔,說的是和衍聖公的關係。孔子的後代經過上千年繁育,到17世紀初已經到了64代,枝繁葉茂。每代都有嫡子、庶子,就像是一棵大樹,除了主乾在不停生長,支乾同樣茁壯成長,隨著戰亂等原因逐漸向各地蔓延。
但隻有嫡親後裔才能世居曲阜,還有一部分在宋朝為了躲避戰亂去了衢州,這就是北宗和南宗的由來。而居住在曲阜的被稱為內孔,不居住在曲阜的支脈宗親被稱為外孔。
在萬曆朝,光是內孔就人數過萬,還不包括女性,其中又分成了大宗和小宗。大宗就是世襲衍聖公的家族,小宗則是堂兄弟的家族,加起來總共五十二個宗戶。
為了方便管理,除了大宗戶衍聖公之外,內孔還設立了宗族衙門,有族長、舉事等職務。每個宗戶再選出戶頭、戶舉,輔助管理,儼然就是個小朝廷。
陳炬特意注明了曲阜內孔小宗戶頭八個字,意思就是告訴皇帝,這兩位雖然沒有官職但絕不是一般人,他們是曲阜孔家嫡係,還在宗族裡擔任了小職務,處理起來必須慎重。
幸虧寫了,否則洪濤真記不清如此繁雜的瑣事。這也是司禮監、翰林院的存在基礎,都是為皇帝提供谘詢服務的機構,專門拾遺補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