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保密,各廠隻賣產品不賣技術,如何才能防止有人買通工匠泄密,皇莊有人專門負責,在各家送工匠前往學習時會一並教授。”
洪濤表麵上笑得很受用,心裡真的一個字都沒信。大臣們之所以一反常態表現得如此配合,與皇帝聖明沒有半毛錢關係,完全是看在小錢錢的份兒上。
但就目前而言錢還沒到手,也不知道能到手多少,除了幾句糊弄鬼的屁話之外,他們依舊不會和自己站在同一條陣線上。
“陛下,恕臣直言,遼東總兵人選該如何定奪?”也彆說所有大明官員都是自私自利之輩,這不,內閣大學士翁正春就沒有全身心的關注掙錢大業,而是很不合時宜的提起了真正的正事。
“……”唰,頓時就有好幾道凜冽的目光投射到老頭身上。
“翁大學士莫急,陛下沒有忘,剛剛所言之事正是為邊關戰事掃平障礙。現在朝廷上下眾誌成城,隻要能拖上兩三年,待太倉充盈,區區北虜建虜不值一提。”
左都禦史溫純帶著一臉的興奮和煩躁,出言糾正了翁正春話裡的偏頗。這次的利益分配對他本人和東林係官員都挺有利,一舉拿下了綿白糖和香皂、香水三個產業,頭一批就可以建八家工廠。
剛想再和皇帝討論討論具體細節就被打斷了,能高興才怪。爭奪遼東總兵人選為了啥?還不是話語權。話語權多了又為啥,還不是多分配利益。
眼下利益直接送到嘴邊了,孰輕孰重一目了然。你沒錢沒人脈沒撈不到建廠名額,也不能看著彆人有便宜可占生氣。選總兵急個毛,早幾日晚幾日天還能塌嘍!
“溫禦史所言有理……翁大學士所言也不差,既然建廠之事已經有了章程,不妨先放一放,回去之後多琢磨琢磨,以免操之過急。眼下先把總兵選出來,免得遼東兵將群龍無首,再生波折。
但在選之前朕還有件事想聽聽諸公的意思,有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遼東餉銀依舊不足,太倉也還是空虛。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籌足糧餉,怕是讓誰去當總兵也於事無補。”
啥叫和稀泥,今天洪濤算是表演得很透徹了,不管怎麼說、怎麼想,反正誰都沒錯。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前提下,再想辦法解決問題,氣氛那是相當的和諧。
“……”但光有氣氛還不足以讓一乾官場老油條放鬆警惕,剛剛聊掙錢聊得好好的,怎麼又提錢,還是掏錢,這誰能主動提建議嘛,咱還沒那麼深的交情,不過錢!
“能不能先把各地水利停一停,該是能湊出一兩百萬……”但也不能全大眼瞪小眼把皇帝晾在當場,最終工部尚書劉元霖有些看不過去了,怯生生的提出了個建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