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好事成雙(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3443 字 10個月前

黃是為什麼如此害怕乘坐海船回國洪濤大致知道,此時大部分海船遠航能力不夠,安全性也堪憂,橫渡黃海的時候經常出事。

朝鮮使團一般不會選擇走海路,隻要條件不是太惡劣都願意從遼東進入京師。雖然路上也不太好走,但終歸是腳踏實地,沿途還有衛所軍鎮保護,比海路安全的多。

但這次不管怎麼怕也得坐船回去了,沒的商量。戰艦不僅僅是船,還是大明帝國向外延伸的能量,隻有讓更多人看到並了解,才有可能心存敬畏,避免無知者無畏。

常言道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但有時候也有好事成雙一說。前腳朝鮮使團剛急匆匆在天津衛上了袁可立的戰艦,後腳一份題本就被王安雙手捧著送到了洪濤桌上,臉上還掛著一絲賤笑。

“萬歲爺真神算也,他們上鉤了!”

“哦,讓朕看看都有誰露麵了……哎呀,真不老少啊。內閣那邊可有動靜?”誰上鉤了洪濤心裡有數,隻是不知道上鉤的魚大小,等他打開折子看到裡麵密密麻麻的爵位,笑得比王安還賤。

整整五位公爵、八位侯爵、七位伯爵,幾乎占了勳貴的三分之二。再看看名字,得,凡是有點實權的一個不落全在其中,剩下那些沒被寫上的,估計不是不想摻合,而是能力確實不足,光靠著爵位真爭不過。

“唉,這些人也是真不爭氣,事情還沒弄出點眉目就已經搞得滿城風雨了。前日大學士李廷機就曾探過口風,奴婢依照萬歲爺吩咐的全推給了仁壽宮。”

但一說起勳貴們的本事王安就隻剩下歎氣了,不怪被文官騎在頭上作威作福了上百年,你們倒是爭口氣嘛。要是連最基本的保密都做不到,即便有皇帝在暗中幫忙,怕是也成不了什麼大事。

“這樣最好,省得朕再去費神解釋,太皇太後自有辦法應付。暫且讓兩邊互相試探試探,什麼時候覺得需要讓朕說句公道話了再出麵不遲。

不管他們了,先把已故三邊總督徐三畏的位置補上。朕的意思是讓王象乾去,加太子少傅,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節製河西巡撫、河東巡撫、陝西巡撫以及甘、涼、肅、西、寧夏、延綏、神道嶺、興安、固原九總兵。”

隻要矛頭不對準自己洪濤就沉得住氣,這時候不能急著表態,有太皇太後出麵當擋箭牌,再加上自己暗中協助,那群文官們除了以筆做刀罵上幾句之外,應該也沒什麼好辦法阻止勳貴們建廠獲利。

不光不能阻止,還得跑來求著自己趕緊實施建廠計劃,千萬彆落在勳貴們後麵。到那時就可以談一談撤出遼東的問題了,什麼時候文官們撒嘴了什麼時候工廠開建,否則就等著看勳貴們大把撈錢,逐漸把手伸向更多領域吧。

洪濤相信,以文官們高尚的操守,肯定不會在國家大事上為難皇帝。撤出遼東必須是高瞻遠矚,建立工廠也必須迫在眉睫。合則兩利、鬥則俱損的局麵,他們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